缝制机械行业是以生产缝纫机为主,世界缝纫机行业经历了由欧洲、美国向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转移,中国70%-90%的高端机市场被日本、德国企业所占领,以下是缝纫机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已具备了世界缝制设备生产和销售中心的实力。缝纫机行业分析指出,随着世界缝纫机产业第二次大转移,无论是日本的著名缝纫机厂商,还是德国、意大利老牌的缝纫机企业,都纷纷到中国及其它低成本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而我国由于有着较好的缝纫机生产和配套基础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0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百余家主要整机企业共生产工业缝纫机432.17万台,同比增长32.47%,约占全行业总产量的62%。缝纫机行业现状分析指出,行业主导性产品电脑平缝机产量达到186.2万台,同比增长65.35%,掀开下游行业设备升级换代高潮;自动模板机产量突破3万台,同比增长超过60%;多头电脑刺绣机产量2.02万台,同比增长30.38%,高速、加装特种装置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快增长。
普通家用机总产量预计为150万台左右,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缙云,多年来产能均相对稳定在130-160万台上下波动,依然是世界黑头家用机生产大国。多功能家用机生产随着兄弟、重机、伸兴、积家等外资和台资企业近年来不断向越南等国家转移,我国多功能家用机生产规模急速下降,2017总产量在180万台左右,仅为越南产量的1/3。
经营情况方面,2020年1-12月缝制机械行业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210.33亿元,同比增长18.66%,实现利润12.92亿元,同比增长15.65%,毛利率17.94%。
行业龙头方面,2020年1-12月百家骨干企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长19.16%。出口增速回升:缝制机械出口2017年增速有所回升。龙头市占提升:国内缝制机械CR2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国内成本提升,我国劳动力成本高于南亚、东南亚国家,下游转移:纺织服装产业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转移趋势明显。中国设备主导产业转移。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为缝制机械的主要下游,其产销情况和景气度很大程度决定了缝制机械行业的市场需求。缝纫机行业现状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零售行业快速发展。从国内服装市场来看,其零售增速有所回升。2020年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792亿元,同比增长10.1%。
行业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调整,已基本形成了以上海、西安、广东、天津、江苏和浙江为中心的生产基地和以“上工”、“标准”、“蝴蝶”、“飞跃”等著名商标为代表的一批名牌产品。
综合来看,我国现代缝制机械工业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产品配套体系及先进的科研、制造体系,并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多个生产和研究机构,形成了从产品设计到裁剪、输送、缝纫、刺绣、熨烫及零部件配套的完备产业链,以上便是缝纫机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缝纫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缝纫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