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妇女儿童健康指标不仅是国际上公认最基础的健康指标,更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重要综合性指标。妇幼卫生事业承担着降低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和出生人口素质的重大责任,社会效应大、惠及面广。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随着我国第四波婚育潮的到来,在国内各大城市,适龄婚育妇女婚检、产检、生产及婴幼儿护理等庞大的需求,给有限的妇幼医疗机构带来承重的压力,妇幼医院能否迎来强大的动力?妇幼卫生的本质是公共卫生,其工作方针属性亦为公共卫生,强调工作主要面向广大群体,深入基层,社区及家庭,对象主要为妇女及儿童,为其各阶段健康问题,提供较为全面的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的服务。其社会性、预防性的基本特征与公共卫生要素完全一致。我国妇幼医疗机构的发展,为我国降低产妇及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等妇幼重大专项,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指标显著改善。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5年来,中国妇幼健康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告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妇幼健康公共服务也更加均等化,涉及妇女儿童健康的普惠性项目广泛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1.4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6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5%。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降至2015年的20.1/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降至2015年的8.1‰,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近年来,妇产医院在整个妇幼医院中的占比逐年上升,随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到2020年将升至25%;由于政策较快实施,比预期有所提高,儿童医院在我国妇幼医院中的数量占比保持相对稳定,医院总数为79家,占比2.22%,预计2020年将占15%。妇幼医院投资速度加快,2015年我国妇幼医院总数达7125家。
2015-2020年中国妇幼医院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以来,我国妇幼医院总收入和总支出均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妇幼医院总收入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未来几年,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妇女与儿童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将更加强劲,为妇幼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时期我国卫生事业将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妇幼医院迎来最快发展的五年。
更多妇幼医院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妇幼医院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