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棒指的是作用主要是耐火耐高温材料,做高温发热的元件。另外由于硅元素是地壳中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对太阳能电池这样注定要进入大规模市场(mass market)的产品而言,储量的优势也是硅成为光伏主要材料的原因之一。以下是硅棒发展趋势分析。
硅棒发展趋势
趋势一、工业硅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区域之间竞争凸显
据硅业分会统计,2016年前8个月我国工业硅产量共计12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9%。目前,新疆是工业硅产量最大的地区,前8个月产量为44.2万吨,同比增长60%以上,占到了国内总产量的36.2%。云南企业开工期晚于往年,但在当地政策的扶持下,云南前8个月产量较2015年同期增加近6万吨,达到28.1万吨。四川地区企业生产相对稳定,产量同比小幅增长4.9%至19.2万吨。
据统计,前8个月,新疆、云南、四川三大工业硅主产区其产量为91.5万吨,同比增长34.4%,并占总产量的市场份额从63.1%提升至75%。其中新疆和云南又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地区,新疆地区产量增加是基于之前新建项目产能释放,而云南地区则是地方政府出台鼓励政策,电价下调,成本下降,竞争力提升,使得云南地区产量创新高。但是,贵州、甘肃等其他区域其产量则出现明显的减少。从2016年前8个月的产量数据可以看出,区域之间竞争凸显,特别是云南和新疆的区域竞争明显。
趋势二、内需有亮点,出口呈萎缩
据硅业分会估计,2016年前8个月,我国工业硅表观消费量为77万吨,其中多晶硅领域成为工业硅需求的亮点。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太阳能光伏终端市场抢装,国内多晶硅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一线企业满载运行,部分停产检修企业恢复生产。硅业分会统计,2016年前8个月国内多晶硅产量为13.5万吨,拉动多晶硅行业消费工业硅量1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0%以上。同时,在有机硅和铝合金方面,其市场需求都是呈现稳步增加,特别是有机硅在一些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虽然国内需求依旧坚挺,但是出口方面却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根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工业硅38.1万吨,同比下滑13.6%。其中,我国对欧出口量明显下滑主要受巴西的影响。
2016年以来,随着巴西电力恢复,硅厂恢复满产,以及黑奥对美元汇率下调,许多欧洲下游用户采购渠道出现回流现象。同时,在欧盟对中国工业硅征收反倾销税率高的情况下,巴西工业硅价格更具优势,使得今年我国对欧出口量出现大幅萎缩。
趋势三、市场陷入僵持阶段,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由于新疆地区拥有较强的能源、资源优势,工业硅产业在新疆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据硅业分会统计,目前,新疆在建拟建的工业硅项目中,仅合盛鄯善、东方希望、广开元、晶合源、新疆道建五家企业投资的一期项目产能就超过100万吨/年。但是由于市场价格持续低迷,预期这些新建产能在近两年无法投入生产。加之云南等地出台下调电价等政策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导致短期内工业硅市场陷入低迷的僵持阶段。
为了应对持续低迷的市场,各企业将精力放在节能挖潜、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上,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随着大炉型采用全煤生产和新型还原剂工艺实现突破,整个产业装备和技术升级趋势明显,生产经济指标进一步优化。云南永昌硅业、茂县潘达尔硅业等多家大炉型的企业已经应用或计划建设余热发电,一些新建的项目也大多在设计阶段便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在大型炉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十分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特别是新疆的企业纷纷通过技术改造完成了生产自动化和机械化。
趋势四、政府的激励政策
受化石能源有限性及环境保护双重压力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光伏发电行业是各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4月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以来,各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这些扶持政策促进了过去几年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将为未来太阳能光伏领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众多政策和规划,例如《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这些政策和规划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硅行业运行基本平稳,但是未来并不会一帆风顺。因此,希望我们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加强合作,从标准建设、产学研协作、集成创新、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等各方面,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以上是硅棒发展趋势分析。
更多硅棒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硅棒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