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豪华车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豪华车行业的政策及环境分析

2015年豪华车行业的政策及环境分析

2015-07-22 16:48:49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而该领域的反垄断行为界定将更加清晰,未来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也将成为一种常态。对于豪华车行业而言,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政策及环境现状如何呢?

豪华车

  据悉,6月中旬,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在其组织召开的相关筹备会议上正式宣布,针对汽车业的首个反垄断指南——《汽车业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启动草案制订工作。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业内热议。

  相比面向所有行业的《反垄断法》,该《指南》将针对汽车行业有更加明确的补充和引导细则。“《指南》将更好地规范汽车市场,让汽车交易更加有秩序。”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另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多元化竞争无疑将使豪华车销售及售后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更加规范的市场中,最终受益者一定是消费者。”这也意味着,未来豪华车消费的“水分”将再次被挤掉。

  期待政策出台

  一场汽车业的“反垄断风暴”正在来袭。

  记者统计发现,自去年8月至今年5月间,国家及地方反垄断部门先后对克莱斯勒、奥迪、奔驰等多家豪华车企及旗下品牌经销商进行了反垄断处罚,并对住友、电装等多家零部件企业实施处罚,而反垄断调查的范围及相关取证工作仍在继续。

  去年9月11日,发改委公布上海市物价局对克莱斯勒的处罚结果,克莱斯勒被处罚款3168.20万元,3家经销商被处罚款214.21万元;几乎同一时间,湖北省物价局对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处以罚款2.4858亿元;对湖北地区8家奥迪经销商罚款共计2996万元;今年4月23日,江苏省物价局对奔驰公司罚款3.5亿元,对部分经销商罚款786.9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汽车业反垄断罚单处罚总金额已超过16亿元。

  豪华车企应对这一轮“反垄断风暴”,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价。去年7月1日奔驰率先在全国推出售后服务产品,汽车保养费用降幅高达30%~50%,这是奔驰首次以官方姿态宣布下调售后保养价格。接下来捷豹路虎(中国)宣布,对旗下三款车的厂商指导价平均下调20万元。一系列的集中降价行为,业内人士坦言或许与反垄断调查相关。

  采访中,部分车企表示期待《指南》尽早出台。据悉,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车企的反垄断调查还在继续,而这并非一阵风暴,未来将成为一种常态化工作。“对于仍在进行的调查,我们倍感紧张,希望国家能早日制订针对汽车业的(反垄断)细则,也好让我们尽早走出迷雾。”一位企业人士说。

  几位豪华车品牌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很期待规范的市场,“对我们而言,即将制定的《指南》将给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也将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能。”

  《指南》一旦落地,或将与企业现有工作出现矛盾,“不管最终落脚点在渠道还是价格上,我们都会调整既有步伐,并力求在研发上做出改进。”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而对经销商而言,预计《指南》实施将带来一定的“阵痛”,但同时其更期待《指南》能带来针对汽车行业的特殊豁免。

  具体细节待定

  尽管业内早就翘首以盼,但现阶段大家仍对《指南》制订的进展知之甚少。据一位参与制定《指南》的内部人士透露,“现在我们仍处于草拟阶段,细节并非不能透露、而是尚不确定,该政策的制订仍要对诸多事宜进行全面考量。”

  崔东树表示:“相较《反垄断法》,《指南》会根据汽车业的特点做出一定调整、对某些特殊问题实现豁免。”

  参与《指南》起草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苏华称,“《反垄断法》垄断协议的豁免规定主要针对横向协议。而《指南》中针对纵向协议的实体规则和豁免规则有待分别在《反垄断法》第14条和第15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发展。”

  实际上,根据现有《反垄断法》,汽车业的垄断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车企对销售、零部件及售后价格的限定;整车厂对整车及零部件转售价格的限定;原厂配件专供哄抬价格;车企组织经销商建立“价格同盟”,统一售后收费标准等。而业内对于细则与“豁免权”的聚焦重点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

  此外,对于平行进口车与反垄断体系的交集,《指南》亦或有进一步规范。目前,《反垄断法》仍存在关于平行进口车的“盲区”,部分相关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放开零配件市场,但仍通过高价手段设置流通障碍,进而影响平行进口车的售后服务;另有一些厂商则暗中提高排量,导致平行进口车型的税费提高,从而影响平行进口车的价格优势。

  “各品牌车企仍在通过不同的渠道采取不同措施对平行进口车进行限制,这是否构成垄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反垄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伟(微博)表示。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豪华车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

  而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则在采访中称:“除了价格限制之外,还有许多非价格类垄断如数量、地域和市场划分的垄断行为,这都有待《指南》做出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综上所述,在细则尚不明确情况下,专家已对《指南》细则做出了种种猜想,即便最终的政策不能面面俱到,也将多少涉及以上热议焦点,从而对汽车行业进行更好的规范。

  规范汽车市场

  “多元化竞争无疑将使汽车销售及售后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豪华车企或成为第一批整改对象、变化或最为明显,之前的处罚案例也足以佐证此观点。《指南》出台后,经销商与厂商在利润点上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缩,而在更加规范的市场中,消费者将成为最终获益者。” 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表示。

  “利润压缩是极有可能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价格的盲目下跌。”崔东树补充道,“但毫无疑问的是,厂商和经销商都将在《指南》下做出更好的自我约束。从而促进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的确,《指南》将为各大企业提供更清晰的行为指导,从而促进我国汽车市场的良性竞争。毕竟,罚款和降价并不是反垄断的最终目的,实现全行业的健康发展才是《指南》的最终落脚点。

  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反垄断事宜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冲突,尤其对豪华车市场来说,部分产品定价“虚高”皆因《办法》对汽车生产企业权限的放大——根据现行《办法》,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授权”二字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汽车生产企业对经销商的管制力度,诸如设定经销商转售价格、俏销车型与滞销车型搭配销售,原厂零配件搭配销售等严苛的商务政策变得顺其自然。” 大成律师事务所魏士廪律师在采访中表示。而在《指南》出台之后,这一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与《办法》相比,《指南》是上位法,虽然《指南》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行业进行个性化豁免,但对《办法》中不尽合理的、与《指南》冲突的部分,相关部门仍会以《指南》为准进行查处。”崔东树表示。

  至此,《指南》的权威性与影响力无需多言,而在执行力上,也已有我国通信行业中“高通案”作为范本。在国家发改委于今年2月对高通公司的垄断行为开出60.88亿元罚单并获对方同意之后,反垄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开始显现,关于制药、IT、金融等领域的反垄断呼声渐高,《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指南》也已于6月进入起草阶段。全行业的共同发力,将为《指南》落地与执行更添把握。

更多豪华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豪华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