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业一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第一支柱产业,是发展“互联网+”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国IC产业市场规模一直维持在20%以上的增速,2019年出口金额为846.36亿美金,以下是IC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近几年IC产业高速发展,2010年国内IC行业销售额为1342亿元人民币,2019年实现销售额5427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1%,远高于全球行业整体增速。IC行业分析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增速仍将保持在20%以上。
根据IC市场前景数据,2019年我国消费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占全球芯片消费量的60%。在芯片消费结构上,本土电子品牌厂商及外资厂商各占一半。2019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4175.7亿个,同比增长10.8%,对应集成电路的进口额3120.58亿美金,同比增长19.8%。出口方面,2019年全年出口集成电路的金额为846.36亿美金。集成电路净进口额为2274亿美金。
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大基金成立三年多,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1188亿元,实际出资818亿元,分别占一期总规模的86%和61%。正在进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的成立工作,二期拟募集1500亿-2000亿元人民币,计划2020年下半年完成。
我国IC市场很大,消费电子类芯片以及智能卡市场前景广阔。在技术方面,虽然国外比我国领先很多,但集成电路产业处于技术过剩状态,我国企业可以通过用户体验,对产品的功能性进行整合,因为现在CPU并不需要那么快,这对国内厂商来说是个机会。此外,国内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也有大力的支持,这些都是产业发展的机遇。
为促进行业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将集成电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IC市场前景指出,2019年6月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半导体产业及相关材料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为我国芯片行业建立了优良的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已成为带动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多年来市场需求均保持快速增长,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所占比重快速提升。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WSTS)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和美洲(主要是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前两大消费市场,其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32%、22%,其次是欧洲和日本。
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将一直维持在20%以上的增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长率均高于全球芯片市场增速,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这样的趋势下,我国作为全球芯片产业最大的市场,在新兴产业的驱动下,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也会保持增长,预计到了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将突破1.5万亿元,以上便是IC市场前景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IC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IC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