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成为难以避免的严重问题。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缓慢,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长年居高。下面进行中国空气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截至2015 年底我国煤炭探明储量约 1145 亿吨,占全世界总量的12.8%,排名第3;石油探明储量25亿吨,占全世界1.1%,排名第 14;天然气探明储量3.8万亿立方米,占全世界2.1%,排名第 11。可以看出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及天然气的资源量和开采程度相对不足。
燃煤产生大量PM 2.5等大气污染物。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一氧化碳等,另外排放的烟尘中有许多无法去除的超细颗粒,是 PM 2.5 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加剧大气污染。
以PM 2.5为例,燃煤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近年来各省市环保部门加快了对大气污染源的解析工作,对空气质量排名较差的前 10 位城市的 PM 2.5 污染来源进行梳理发现,燃煤造成的污染首当其冲,几乎在所有城市都对 PM 2.5 污染“贡献”最多。
通过对中国空气污染现状分析,2017年,全国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0%,较2015年提升1.3pct;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比2013年降低22.7%;PM10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比2013年降低44.2%。全国平均霾日数27.5天,比2016年减少10.5天,比2013年减少19.4天。74个重点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3.4%,比2013年上升7.4pct,重污染天数比2013年减少51.8%,全年PM2.5、PM10平均浓度为47.33、82.33微克/立方米,分别较2013年下降4.65%、34.52%。
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全年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56.0%、74.8%、84.5%,较2016年分别下降0.8、1.3、5.0pct。北方城市秋冬季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10月-12月,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削减幅度均在40%以上,平均优良天数比例64.73%,同比上升34.1pct。气象条件的助力,叠加北京乃至区域散乱污整治、散煤替代等减排措施到位,是实现空气质量的大幅改善的根本原因。珠三角地区PM2.5、PM10浓度分别为34微克/立方米、53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年均浓度标准,全国三大防控区率先实现3年稳定达标。
通过对中国空气污染现状分析,2018年,环保部将开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领域,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此次“回头看”将基本实现地市级城市督察全覆盖,推进环境保护督察完善化制度化。
自2015年底至2017年底,我国已经对31个省(区、市)完成了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2019年将计划展开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环保督查常态化使得环保压力传导至地方政府和企业,大气监测市场进一步打开,县级区域空气能力建设、工业园区监测点位、农村站、边界建站,监测站点加密、新增参数将继续保持增长。以上便是中国空气污染现状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空气污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空气污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