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空心胶囊是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有弹性的空囊,呈圆筒状。作为胶囊剂药品的主要辅料之一,药用空心胶囊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辅料。胶囊剂是世界上主要药品剂型之一,作为胶囊剂的重要辅料,药用胶囊的使用已有170余年的历史。以下对药用空心胶囊行业分析。
2017-2022年中国空心胶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明,我国药用空心胶囊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差异较大,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药用空心胶囊的毛利率水平呈现差异化特征,行业内少数生产中、高端产品和具有规模优势、核心技术的大型药用空心胶囊企业聚集了行业 50%左右的利润,行业利润分布呈现倒金字塔式结构。
在我国医药工业的庞大需求带动下,药用空心胶囊的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按《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药生物制药分册胶囊剂产品生产数据,不包括保健品行业,药用空心胶囊行业需求量由2001年的 814.21亿粒增长至2013年的2,321.09亿粒;假定药用空心胶囊平均价格为100元/万粒,销售额则由2001年的 81,420.52万元增长至2013年的232,108.78万元,不考虑价格因素,我国药用空心胶囊行业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9.12%。
“铬超标胶囊”事件曝光之后,国家食药监局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措施。2012年8月1日发布的《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确指出,药用胶囊企业必须按照《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进一步加强药用辅料许可生产制度的监管力度。
近年来,我国药用空心胶囊行业呈现出点高面低的分化趋势。行业内具备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营销实力的骨干企业占据高端市场并聚集了行业的大部分利润。据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药用空心胶囊专业委员会统计,2012 年,31 家会员单位的装机总量在 506 条左右,约占行业总产能的 2/3。截至 2016 年 1 月 31 日,据国家食药监局查询数据,我国正式批准《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胶囊生产企业为 145家。因此,约有 100 家企业聚集在行业中低端产品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行业产能局部过剩,行业利润被进一步摊薄。随着行业分化加速,一些产能过剩的低端胶囊生产企业将退出市场,行业利润将进一步向中高端产品市场集中。未来,行业骨干企业将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资本整合,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药用空心胶囊行业的多数企业很大程度上仍具有个体分散、生产规模小、产品标准不统一的阶段性特征。由于低端市场局部饱和,导致行业无序竞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进而给药品生产流通体系带来安全隐患。
未来,随着医药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药用辅料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药用空心胶囊企业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另外,由于来自消费者的饮食偏好和现代医药研发、制备的特殊需要,植物胶囊等非动物源性胶囊等新型药用空心胶囊的研发速度将不断加快。
更多空心胶囊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空心胶囊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