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面板产能的约三分之一集中在中国大陆,国内厂商已经初步具备了同全球面板行业领军企业同台竞技的实力,而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持续不断的投入。下面进行LCD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LCD行业分析表示,2017年LCD需求面积同比增长5.7%:2017年全球7寸以上(平板、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电视)中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同比将持续下滑 2.1%,总计出货在 7.48 亿片左右。但在电视主流尺寸仍在放大的拉动下,全球LCD需求面积同比将成长5.7%。
在计算供过于求指数时,还需要考虑切割效率。从主要的大尺寸产线来看,将套切技术也考虑在内,切割效率在 85%-96%之间。考虑到套切技术逐步发展成熟,2015-2016 年切割效率在 88%左右,2017-2019 年切割效率提升到 90%左右。2017 年供过于求指数仅 2%,为近几年最低。
通过对LCD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近年来,中国液晶显示器行业出口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受全球电子产业发展放缓的影响。2016年,国内液晶显示器行业出口数量2993万台,同比下降10.98%,出口金额21.30亿美元,同比下降29.85%。2017年,中国液晶显示器行业出口数量仅为1950万台,进一步大幅度下滑。
与此同时,我国液晶显示器的出口金额和出口单价也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2016年,我国液晶显示器的出口金额为21.30亿美元,同比下降29.85%,而出口均价仅为71.17美元/台。2017年我国液晶显示器的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仍在持续下跌之中。
通过对LCD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根据数据,2019 年我国面板供应占比将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面板产地。从全球的 LCD 需求变化来看,2017 年全球 LCD 依然保持着 4.5%的增速,且国内目前 TV 面板的自主供给率离我国政府设立的 80%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国产化替代效应持续进行,加上液晶电视尺寸的不断放大,这些都增加了对国内 LCD 产能的需求。
根据面积测算,未来3 年需求端同比增长在5.0-7.0%区间内,供给端2017 同比增长较少,仅为2.8%,主要由于韩国大厂缩减LCD 的产能并投入到AMOLED 生产导致。其中,三星显示在2016 下半年关闭了L7-1 产线,同时转移部分L7-2 产能生产AMOLED,2017 又关闭了L6 产线;乐金显示计划逐步将6 代线以及8 代线转向AMOLED 产能。2018 年全球产能迅速扩张到7.9%,2019 年至10.1%。以上便是LCD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的所有内容了。
更多LCD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LCD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