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调控风险
宏观调控风险是指因国家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等)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影响,各企业争夺市场资源,都希望获得更大的活动自由,因而可能会触犯国家的有关政策,而国家政策又对企业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另外,国家在不同时期可以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政策,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国家与企业之间由于政策的存在和调整,在经济利益上会产生矛盾,从而产生政策风险。
宏观调控风险主要包括反向性政策风险和突变性政策风险。 反向性政策风险是指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政策的导向与资产重组内在发展方向不一致而产生的风险。当资产重组运行状况与国家调整政策不相容时,就会加大这种风险,各级政府之间出现的政策差异也会导致政策风险。 突变性政策风险是指由于管理层政策口径发生突然变化而给资产重组造成的风险。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突变会加大企业资产重组的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防范主要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趋势的正确判断。由于政策风险防范的主要对象是政府管理当局,因而有其特殊性。
对于反向性政策风险的防范主要是理顺国家政策与企业资产重组运作内在机制之间的关系。由于政策风险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及合理的资产重组起着阻碍作用,因而应慎重地制定政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制定政策时应尽量与中央政府保持协调一致,以减少反向性风险。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定其配套的改革政策,以实现资产重组的法制化。
对于突变性政策风险的防范主要取决于国家监管部门,其防范措施一是要加强平时的日常监管。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管,可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做出判断,对违章事件及时查处,以保持良好的资产重组的市场环境; 而是要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根据市场的运行和变化,运用市场控制手段,把握市场供求结构和行业平衡,完善资本市场,减少突变性风险,使企业的资产重组在一个平衡、协调的市场中进行。
对于MTBE来说,由于其散发恶臭和具有致癌性,且易溶于水,容易随水游动而迁移,管理不善对人体危害很大。发达国家已经禁用MTBE,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也将会逐步禁用MTBE。
2、国际竞争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石油石化产品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将直接面对国外大公司的挑战。与国外大公司相比,中国MTBE企业在产业结构、资本结构、技术进步、成本费用、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距。这也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成为国际跨国企业的附庸。
因此,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国内行业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一是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在实现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业务、资产、债权债务、机构、人员重组,并将择机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二是积极实施行业的资源战略、投资战略、营销战略、科技和人才战略。三是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品销售和财务管理两个内部管理网络,建立电子商务网络。
3、供需波动风险
******************************************************************************************。
4、技术创新风险
******************************************************************************************。
5、经营管理风险
******************************************************************************************。
6、产品自身价格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