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瓶装水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我国瓶装水行业政策分析

2015年我国瓶装水行业政策分析

2015-09-02 16:40:3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人离开水能独活。随着自来水水质污染的加剧,瓶装水桶装水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瓶装水行业政策亟待出台,主要因为之前水市场 “天然水、富氧水、冰川水、弱碱性水……”名目繁多 ,鱼龙混杂,在经历了十多年数次“水战”,并伴随2015年新国标的出台,瓶装水市场迎来新风向。下文是对2015年我国瓶装水行业政策分析。

2015年我国瓶装水行业政策分析

  瓶装水行业政策新国标中规定,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标准”规范了饮用瓶装水市场,而政策的实施将对水市场进行洗牌,各种名称的功能水、概念水将陆续退出舞台,饮用水的名称将会被简单化。

  习惯喝瓶装水的朋友注意了,24日起,你认识的一拨“熟脸”都要说再见了——娃哈哈富氧水,没了;康师傅饮用矿物质水,也没了;蒸馏水、冰川水、离子水、小分子水、功能水等等各种概念水,统统都将退出市场。原因是一部新国标——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开始实施,统一了包装水的叫法。除了天然矿泉水外,包装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其他叫法都将不被允许。

  市场上的饮用水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城市自来水罐装加工,全国各地都可建厂;另一种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模式,只在水源地建厂。其中,后一种又根据水源地的性质不同,可细分为普通的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水瓶上印“天然矿泉水”的宣传语,需要审核其是否具备采矿资质,此外还需要经过水源地监测、防护,水质定期检查,矿物质指标监测等各项严格的流程,才被允许生产销售。

  天然矿泉水的生产成本,显然远远高于普通的罐装饮用水,但由于以往监管缺失、国标不明确,导致不少厂家直接在自来水中使用一些矿物元素的添加剂,就堂而皇之地自称为“矿泉水”,这让普通的消费者混淆了“矿物质水”和“矿泉水”之间的区别。而仅仅炒作概念,滥用添加剂,就纷纷摇身一变、卖出天价的饮用水市场也成了鱼龙混杂的代表。典型的例子是诸如富氧水、蒸馏水、冰川水等很多忽悠人的概念炒作的产物,价格都扶摇直上,比普通瓶装水高出了数倍,甚至数十倍。更多最新瓶装水行业政策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瓶装水行业发展潜力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明明只是普通的城市自来水,加上一些添加剂,炒作一些莫须有的概念,就敢卖得比天然矿泉水还贵,这既对那些正宗的天然矿泉水构成了不公平竞争, 更对消费者构成了严重的消费误导甚至价格欺诈。此番包装水新国标的推出,试图将天然矿泉水与人工包装水,在名称上完全区别开来,这对概念满天飞的瓶装水市场而言,无疑是一种必要的净化。随着天然矿泉水重新获得正名,“矿物质水”的名称乱叫时代也有望随之终结。

  还需警惕的是,即便新国标出台限制举措,也未必就形势一片大好。商业广告的宣传策略本就是吸引人群来消费,包装水企业要想卖更多的水、更高的价,势必还会在法规的边界打擦边球,轮番推出各种忽悠人的新招。比如某名牌以往名为“富氧水”的瓶装水,因为新国标的限制已改名为“氧道活性含氧饮用水” “富氧弱碱性饮用水”。试问,这和当初“富氧水”的叫法相比,除了更长更拗口之外,到底有多大区别?

  概念水忽悠消费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卖更高的价、赚更多的钱。而新国标之所以要在名称上严格规范,就是要让消费者看明白背后的本质——本质是什么?就是你买到的被各种概念包装的水,到底是城市自来水、普通天然水还是天然矿泉水。只可惜,要在名称上直接封杀厂家忽悠消费者的可能,知易行难。笔者认为,要想终结包装水只靠名称忽悠人的时代,倒不如直接要求厂家标出水源性质,A类是天然矿泉水,B类是普通天然水,C类是城市自来水——如此一来,一目了然,最能方便消费者选择。在一清二楚的分类面前,厂家再玩多少概念猫腻,恐怕也难骗到消费者了。

更多瓶装水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瓶装水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