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突破40万亿元大关。随着通信技术的稳步发展,网络带宽速度的大幅度提升、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移动信息化网络环境,未来的数字经济还将更加开放创新。以下对数字经济政策及环境分析。
我国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从规模上看,2020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结构持续软化,软件业和互联网行业占比持续提升。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由单点应用向连续协同演进,数据集成、平台赋能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其中,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和8.2%。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政府治理从低效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从粗放到精准、从程序化反馈到快速灵活反应转变,新型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
数字经济是一种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快落地以及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现从三个重要发力点来分析数字经济政策及环境。
数字经济政策及环境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北京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数字农业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农业数字化水平有显著提升;顺义、海淀、朝阳、石景山4区联合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落地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处于领先位置,例如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北京是消费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聚集地。
数字经济政策及环境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北京以数据开放共享等服务为关键提升治理能力,积极推进全市数据共享和公共服务系统入云工作,为数据汇聚共享、资源开发利用、营商环境改善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目前,除了北京市以外,深圳、青岛、河南、河北等地已发布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数字经济政策及环境从结构上来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数字产业化,也称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具体业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产业数字化,也称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从数字经济1.0到数字经济2.0,数字技术由计算、存储拓展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无论是数字技术,还是各领域的应用都有巨大的发展。
更多数字经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数字经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