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占GDP的14.6%。而公路物流作为中国物流的主力军,承载了77.5%的货运量。而制约了中国物流行业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融。以下对物流金融市场规模分析。
2016年快递行业包裹件数312.8亿,运输车辆32万辆,从业人员260万,天天快递+“三通一达”合计超过9万个网点。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同比增长15.4%,业务收入接近3974.4亿元,比上年增长43.5%,连续六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和最富潜力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而国内企业也开始面向全球采购原料和销售商品。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物流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48.1万亿元;2006年达到5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0%;2007年达到75.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从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结构来看,运输费用为24708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提高4.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4.4%;2007年保管费用为14943亿元,同比增长21.2%;管理费用为5755亿元,同比增长13.6%。 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对相应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总量巨大的需求。统计数据显示,仅中小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便超过6.3万亿元,而同期基于物流的融资总额不超过3000亿元。
中国快递业务的迅猛发展,托起为数众多的快递巨头,2016年更是堪称中国快递业的上市年,顺丰、圆通、申通和韵达在A股借壳上市,中通则赴美上市。踏入资本市场的快递企业,市值更是飞速增长,以顺丰为例,上市不足半月,市值飙升至2736亿,董事长王卫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列榜胡润全球富豪第25位,超越了李嘉诚。
据统计,2016年1-11月,物流业总收入7.0万亿元,同比增长5.3%,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物流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2022年物流业将正式晋升为10万亿级别产业。
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占GDP的14.6%。而公路物流作为中国物流的主力军,承载了77.5%的货运量。而制约了中国物流行业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融。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金融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物流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保守估计在三万亿元以上,但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需求不足10%;仅物流运费垫资一项,约有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而公路运输公司规模小、分散,传统金融机构为其贷款的比例不到5%。
蚂蚁金服凭借电商购物数据开发设计了花呗和借呗,微粒贷依据用户的社交数据开发了微粒贷,二者累计贷款均超过3000亿,在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金融领域独树一帜。小米贷款也凭借小米手机客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不到一年时间累积放贷超过300亿,坏账率低于1%。这些数据均表明,数据是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掌握信息流、物流、消费者数据的快递公司比电商行业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卖家和买家,反映的是最真实的交易信息。一旦他们的大数据风控模型得到验证,极有可能为这个缺少金融服务的行业带来又一个颠覆性的金融创新产品。
受益于政策鼓励,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比如传统的商业银行、电商平台、P2P网贷平台、信息化服务商、物流公司、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纷纷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接近15万亿元。以上对物流金融市场规模分析。
更多物流金融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物流金融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