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作为中国新经济常态下的一匹“黑马”,近年来实现迅猛的增长。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增长了超过25倍,快递收入增长超过10倍。那么物流金融市场现状会是怎么样的呢?
通过对物流金融市场现状的详细分析得知中国快递业务的迅猛发展,托起为数众多的快递巨头,2016年更是堪称中国快递业的上市年,顺丰、圆通、申通和韵达在A股借壳上市,中通则赴美上市。踏入资本市场的快递企业,市值更是飞速增长,以顺丰为例,上市不足半月,市值飙升至2736亿,董事长王卫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列榜胡润全球富豪第25位,超越了李嘉诚。据统计,2016年1-11月,物流业总收入7.0万亿元,同比增长5.3%,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物流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2022年物流业将正式晋升为10万亿级别产业。
国外金融服务的推动者更多是金融机构,而国内金融物流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金融物流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在金融物流服务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更加复杂,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外,还要跟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务。国内学者关于金融物流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物资银行、融通仓等方面的探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物流服务展开的,未能从供应链、物流发展的角度探讨相应的金融服务问题。如,罗齐和朱道立等(2002年)提出物流企业融通仓服务的概念和运作模式探讨;任文超(1998年)探讨了引用物资银行概念解决企业三角债的问题。在国内实践中,中国储运集团从1999年开始从事金融物流部分业务。金融物流给中国储运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最近该集团公司总结了部分金融物流业务模式,并在集团所有子公司进行推广。
国内物流金融业务发展处于探索阶段,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国内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因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和较大规模、良好行业信誉和充足资本储备,在物流金融业务拓展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目前,我国物流金融的推动者仍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主,物流金融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
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对相应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总量巨大的需求。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物流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大约有16万亿元的资产由于受到法律等方面的限制,不能用于担保借入信贷资金。仅以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需的市场为例。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01年我国外包物流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到了201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期间以年均25%的速度在成长。其中,近三年来,我国70%以上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收入增长率高达到30%,近20%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收入更是连年翻倍上涨。
通过对物流金融市场现状的详细分析得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世界各国在标志国力与水平的供应链上的竞争加剧,中国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政策的逐步开放,物流金融不仅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而且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保守估计,我国物流金融市场规模至少在万亿元以上,以目前的发展规模来看,未来,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以上便是笔者对物流金融市场现状的详细分析了。
更多物流金融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物流金融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