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工业、电子配色技术的长足发展,2020年我国聚酯切片产能为2033万吨,产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7家地处江苏或浙江,以下是纤维母粒行业现状分析。
纤维母粒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材料,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绿色制造领域。纤维母粒行业分析指出,近些年,我国纤维母粒行业呈快速发展趋势,许多企业纷纷扩大其规模,其中大型企业主要聚集在沿海地区。在2020年我国纤维母粒产量排名前十公司中,有4家位于浙江地区,有3家位于江苏地区,2家位于广东地区,1家位于福建地区。
从产量来看,涤纶仍旧是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2020年产量达3934万吨,占合成纤维总产量的87.8%。纤维母粒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锦纶2020年产量也达到了333万吨,占比7.4%;腈纶2020年产量万吨,占比1.6%;其它如氨纶,丙纶、维纶等合成纤维共计产量为142万吨,占比3.2%。
从盈利情况来看,我国合成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实现了逐年增长;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合成纤维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59亿元;至2020年,合成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达294亿元,增长了84.3%。
宜家、耐克、阿迪达斯、迪卡侬、优衣库等国际公司,越发重视产品的“绿色性”,要求生产商更多的使用原液着色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等绿色面料。但是,相对于传统印染而言,原液着色技术在我国化纤着色领域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
2020年工信部、水利部颁发《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19年)》,内容提到:该技术着色剂(或色母粒)可在单体聚合时加入、亦可在聚合物溶解(或熔融)前或后加入,再匹配三原色配色技术,可极大丰富纱线色彩。传统染色工序相比,省去了上浆、染色等环节。
纤维母粒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原液着色长丝主要为聚酯纤维和聚酰胺6纤维,短纤主要为聚酯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2020年以来原液着色纤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4%,高于化纤总产量年均9.2%的增长率,其中,原液着色聚酯长丝、短纤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和26%;聚酰胺6长丝年均增长71%,再生纤维素短纤维为49%。
目前,我国纤维母粒行业主要品牌中跨国企业通过在国内设置子公司参与国内高端母粒市场的竞争,国内企业在传统母粒市场进行竞争。预计在下游产业不断发展下,将为色母粒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家电、汽车、建筑等下游行业对色母粒着色要求较高,且用量大,发展对色母粒行业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上便是纤维母粒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纤维母粒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纤维母粒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