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母粒是化纤原液着色和功能改性的核心原材料,高于化纤总产量年均9.2%的增长率,我国许多企业纷纷扩大其规模,其中大型企业主要聚集在沿海地区,以下是纤维母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纤维母粒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不少厂家快速拓展了企业规模。纤维母粒行业分析指出,2020年国内纤维母粒产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7家地处江苏或浙江,这与化纤生产主要集中于江浙地区的产业格局相吻合。
纤维母粒行业发展现状指出,上游原材料主要包含PET切片,专用助剂,炭黑、颜/染料、钛白粉等着色剂。
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主要包含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其他终端应用领域。其中PET切片属于大宗类商品,供应商主要是切片制造企业或切片贸易商。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新凤鸣主营业务净利润仍然较高,道恩股份以及宝丽迪的净利率也相对较高。
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国际企业由于在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较强,盈利能力较强,国内企业宝丽迪净利率相对较高。
目前,我国化纤色母粒生产企业有30多家,包括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鹭意彩色母粒有限公司、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富桐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彩艳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市曙光色母粒厂、厦门鑫万彩塑胶染料工贸有限公司、科莱恩化工(广州)有限公司等。
纤维母粒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宜家、耐克、阿迪达斯、迪卡侬、优衣库等国际公司,越发重视产品的“绿色性”,要求生产商更多的使用原液着色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等绿色面料。但是,相对于传统印染而言,原液着色技术在我国化纤着色领域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
“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正式启动。项目通过研究聚酯、聚酰胺原液着色纤维的聚合、纺丝动力学与色彩变化机理,以及高效均匀分散技术和高效色母粒、色浆制备技术等,将建立原液着色纤维的制备与应用数据库和标准规范,形成工艺、装备与控制系统的中试验证平台,从而实现原液着色纤维的制备与产业链应用示范,以上便是纤维母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