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移动互联网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2014年移动互联网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2014-12-09 17:33:0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3G的商用拓宽了移动带宽、ICT的发展使信息业与通信业的融合成为可能,而FMC使原本在固定网络上实现的业务“移动”起来,这些行业发展趋势将“移动互联网”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移动互联网”成为连接产业发展与客户应用的重要载体,勾勒出了未来移动通信生活的美好画面。对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企业而言,必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抢抓机遇,占据竞争先机,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等纷纷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棋子,相互渗透与延伸影响力,最终谋求移动互联的话语权。下面是中国报告大厅整理的2014年移动互联网行业企业竞争策略相关信息,相关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市场发展趋势与行业投资研究报告

  一、摧毁对方的利润宝地

  任何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利润宝地,这是一个公司赚钱最多的地方,公司可以在此积累财富,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有对手开始入侵你的某个领域,你的对策就是狠狠的打击它的利润宝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捣对方利润宝地的打法比比皆是。例如,阿里巴巴推出淘宝运用免费策略击败了eBay中国,小米手机运用高性价比手段迅速在智能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亚马逊的KindleFire为了打破苹果iPad割据垄断的平板电脑市场,采取了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售卖,赶集网采取免费婚介服务的策略,对主流婚介服务供应商采取了积极的攻击策略,微信米聊的推出,又直接捍动了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市场。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直捣利润池的方式,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强有力的打击,迅速的壮大自己的市场规模,是屡试不爽的基本策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家将会频频的使用这类策略,巩固或者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模仿加创新然后超越

  有些创新者总以为他们的主意妙不可言,并且不希望别人染指,但是事实上,这个市场中的强硬者知道的更多,他们的模仿远不只是把一个好点子据为已有,还必须改进。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后发制人的策略往往被巨头们所频频使用。这是由于巨头们采取的跟随策略,通过跟随先行者有价值的商业尝试之后,就迅速的跟进拓展,甚至在自己的资源优势基础上做出更多的创新。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腾迅,对于其它中小型移动互联网创业者,通常都采取跟随策略,当发现这个方向有利可图之后,就采取快速的资源聚集,利用自己几亿用户的强大规模优势快速赶超。比如说KIK应用实际上并不是腾迅最早做的,但是腾迅的微信一经推出,现在已经成为最主流的KIK应用之一,当前用户已经过亿。在浏览器市场也是如此,UCweb在始终建立起手机浏览器的领先地位之后,腾迅浏览器快速跟进,并且也快速的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它包括腾迅在电子商务、社交、视频等方面的强势跟进,都展现了这样一个特点。

  抛开道德上的评判,从商业本身来考察,这事实上反映了移动互联网中商业模式犬牙交错,彼此相互交融的特点。这为巨头们基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快速借鉴已被市场所验证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天然的契机。所以,移动互联网比拼的不是大小,而是快慢。如果一个商业构思不能很快转换为规模优势和盈利优势,就很难抵挡得住后起者的借鉴和超越,这就是商业。

  三、借助同盟军的力量作战

  这一点在CPU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可以看到,当前真正在撼动Intel统治性优势的就是Arm。Arm本来与Intel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Arm只是进行CPU里面的IP核设计的公司,并且以收取相应的IP核的授权费用为收入源。那为什么在智能手机领域,Arm远远领先于Intel?甚至Arm已经进入Intel的传统优势领域,如像服务器芯片这样的领域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Arm和它的同盟军形成了一条强大的价值链与Intel作战。Arms始终保持着自己在价值链上作为为一个IP技术供应商的定位,它的下游聚集了如高通这样一系列芯片设计和制造公司,它举整个价值链之力与强大的对手周旋。事实上,Arm运用这样的策略,也暗合了合作伙伴的普遍心理。因为在PC时代,整个PC体系被Intel已经统计了很多年了,市场上的主要利润价值都流向了微软和Intel。那么在进入到了智能机时代后,没有哪个市场参与者希望仍然维系这样的局面。某种意义上讲,Arm充分利用了市场上各种商业力量的这种心理。

  同样的案例也表现在安卓操作系统上,为什么Google的安卓操作系统现在成为主流的智能机操作系统?这事实上也是缘于在PC时代,整个产业生态被Wintel体系控制,人们对于微软存在一种本能的抗拒与反感。而安卓的另外一个主要竞争对手苹果,恰恰是一个封闭体系。因此结果是,大批巨头凝聚在安卓的阵营之下,也可以认为是Google利用了商业力量中对于霸权的排斥,形成了自己的同盟体系。

  四、聚焦力量,快速出击

  在竞争中,要形成巨大的压倒性力量,必须把力量集中,同时直接迅速地运用。理论上你可能有优势,但这种优势真的可以很容易地迅速获得并聚焦在一个点上吗。你公司各个部门力量的总和,是否超过竞争对手各部门力量的总和?并且能在战斗中拧成一股绳吗。意欲重拳出击的公司必须做好准备,必须做好在短时间内凝聚资源、全力以赴出击的准备准备。

  在B2B市场建立优势的阿里巴巴,在进入到C2C市场之前,就凝聚了各部门的精英资源,采取封闭开发的方式,通过秘密上线运营,为淘宝的上线进行了大量的周详准备。一经推出,由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性,以及前期所做好的周详的准备,很快对eBay的市场份额发生了颠覆性的超越。

  同样的事情也表现在新浪微博上。在新浪微博推出之前,新浪事实上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第一阵营抛下,赶超很艰难,微博是赶超的难得机遇。但是新浪能做微博,别人也能做微博,为什么新浪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那么现在回过头来看,新浪微博取得巨大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并不在技术上,关键在于新浪博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源聚集,比如说为了争取把博客上的名人迁移到微博上,新浪几乎动员了全公司所有的人,与明星大家签约;比如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消除其在舆论管制上的担忧;包括不遗余力的与自己的内容优势相结合,以求得通过信息丰富性来进行微博的快速扩散。

  所以,聚焦策略,与其说是一个商业模式策略,更准确的说是一个执行力上的策略。如果一个企业处于劣势的市场地位,还不能使各部门拧成一股绳全力以赴出击的话,那恐怕一点赶超机会都没有。

  五、不被绑架

  如果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依赖其它竞争对手基础之上,这个商业帝国即便再大,长期来看也是危险的。

  可以看到,由于淘宝大量流量来自百度,最后淘宝决定自己推出一搜,也就是希望自己的流量入口不被别人所绑架,同时淘宝的信息不再向百度开放,使得大量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只能通过一搜才能获取,这事实上就是对于自己核心资产的保护。Facebook为了赶超Google,整个Facebook的数据拒绝Google的抓取,这也是对于自己核心资源的一种保护。

  操作系统平台也是如此,像诺基亚在整个呈现颓势的过程中,塞班系统一路下滑,诺基亚选择什么样的平台成为重振的焦点。这个时候,诺基亚清晰地看到自己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平台,因此诺基亚宁可选择与微软合作,也绝不会让自己与长期的敌人合作。诺基亚通过与微软的合作,把以往塞班平台上的大量应用逐步迁移过来,用时间换空间。尽管自己的核心平台已失,但也绝对不能为竞争对手所绑架,这就是诺基亚的竞争底线。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之激烈,要远远的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形态,硬球的理念和策略,将在移动互联网江湖中频频上演。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是光明的,但是对于企业而言,竞争之路是坎坷曲折的,如果能做到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客户需求、联合竞合伙伴,相信企业会有美好前景。

 

更多移动互联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移动互联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