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的主流商品,2019年人均饮用量为英国、日本和美国的10%-20%,前5省产量集中度增长至45.17%,以下是饮料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我国饮料工业发展迅速、种类繁多,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饮料工业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2013年我国饮料产量为1.49亿吨,2016年增长至1.83亿吨。饮料行业分析指出,十三五以来国家对饮料行业监管逐渐严格,一部分规模较小,不符合生产标准的企业关闭,行业进入短暂调整期,饮料行业产量下降,2018年产量为1.81亿吨,较2017年减少1.6%,2019年产量为1.57亿吨,同比下降13.14%。
市场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2019年三者占我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4.55%、21.12%、14.93%。饮料行业产业布局指出,果汁和能量饮料也已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二者占我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5.60%、7.92%。
广东省饮料生产量占我国饮料生产总量的比例为18.38%,由于饮料行业有经济运输半径,生产基地通常靠近消费集中区域,而广东常住人口占比仅7.51%,可以合理推断广东省饮料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2020年中国软饮料行业深度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指出,伴随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渠道延伸和观念的革新,其他地区对饮料的整体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截止2020一季度,我国饮料行业产销率在96%-99%之间波动,首次超过100%,主要原因为积压库存得到了处理,下游市场需求增大等因素。我国饮料行业在经过短暂的结构调整后,淘汰掉落后产能、筛选掉不合格企业,预计2020年将会向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饮料产品品牌的竞争格局如下:康师傅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有怡宝、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哇哈哈、加多宝;第三梯队有雪碧、冰露、百事和统一。饮料行业产业布局指出,如何在不同代次消费者之间进行品牌的传承,以及如何在更加多元的消费群体中抢占有利地位,都将是每一家饮料企业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
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加重视,出台的政策法规也有鼓励行业发展转变为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评估工作体系,对食品安全问题、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无证经营等问题严格监管,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使我国饮料行业不断向高质量、安全化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在整体增长乏力的市场环境下,我国饮料细分市场的选择愈发重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加剧态势,行业集中度有降低趋势。预计跨界饮料产品能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口味的双重需求,进而在市场中获得了较快的增长,以上便是饮料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饮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饮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