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竹荪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竹荪行业竞争分析:竹荪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演变

2025年竹荪行业竞争分析:竹荪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演变

2025-05-22 14:01:1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当下的农业产业领域,竹荪行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25年,竹荪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演变,各地纷纷发力布局竹荪产业。织金县作为我国重要的竹荪产地,其食用菌产业以竹荪为主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深入探究其产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钻石理论视角下织金县竹荪产业发展现状概览

  钻石理论由迈克尔・波特于 1990 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产业是竞争基本单位,其模型涵盖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结构战略与同业竞争四大关键要素,同时机会和政府作为辅助因素影响产业发展。此理论适用于分析兼具劳动与技术密集型特点的食用菌产业,能助力提升织金县竹荪产业竞争力。

2025年竹荪行业竞争分析:竹荪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演变

  织金县地处特殊地理环境,农业基础脆弱但发展竹荪产业具有独特优势。《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竹荪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县域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拥有 574 个行政村域,计生常住人口约 87 万,户籍人口约 136 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约 50%,部分少数民族村寨野生菌资源丰富。这里还是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织金竹荪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2010 - 2017 年地区产值年增长率超 15.4%,2018 年全县耕地超 10.5×10⁸ m²,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在竹荪产业发展方面,2019 年织金县食用菌目标任务为 1.47×10⁷ m²,总产值超 14 亿元,其中竹荪面积达 1.07×10⁷ m²。织金竹荪作为当地特产,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誉为 “真菌皇后” 。目前,竹荪栽培已覆盖全县,超 5 万人从事栽培,企业加工和销售人员超 1000 人,栽培面积超 8.67×10⁴ m²,产量超 1300 t,产值超 10 亿元。2019 年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预计增加到 40 亿棒,产量 240 万吨,产值 300 亿元,带动 50 万人脱贫。产业采用 “公司 + 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与众多企业和农户建立利益连接机制。

  二、织金县竹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深度解析

  (一)生产要素:优势与短板并存

  人力资源上,织金县竹荪产业以家庭生产为主,虽节约人工成本,但规模化、产业化不足。当地劳动力丰富,退耕还林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劳动成本低。然而,高级人力资本匮乏,从业者 90% 以上为初中及以下文化,年龄集中在 30 - 60 岁,大专学历者极少,留守人员多为女性和中老年人,观念保守,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外流严重,高端人才和专业队伍缺失,培训水平不足。

  自然资源方面,织金县水能、耕地、林地等资源丰富,适合竹荪栽培,但石漠化土地占 13.8%,生态压力大,旱涝灾害频发。山地地形利于竹荪种植,林木资源、玉米秸秆等原材料充足,但部分原材料需外地进口,栽培竹荪的特殊材料成本高、用种量大。

  资本要素层面,织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水平低,2018 年上半年农村可支配收入仅 4525 元,竹荪产业规模化依赖政府投资和扶贫政策,缺乏大额资金,龙头企业在品牌、产业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政府依赖度高。

  技术要素上,科研投入不足,以传统栽培技术为主,成本高。与发达国家相比,竹荪品种选育后单产低、质量不稳定,冬季无法出菇,加工技术差,深加工程度低,工厂化和标准化水平不高,企业缺乏无形资源和专利保护。

  (二)需求条件:内外市场潜力待挖

  内部市场中,2018 年织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 1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但竹荪作为高端食品,县内和国内市场消费力有限,人均消费量不足 5 kg,市场开拓空间大。

  外部市场上,织金竹荪主要出口,年产销红托竹荪超 3000 万瓶,供应全国 99% 以上产品,在国内市场有竞争优势。全球化趋势利于竹荪外销,目前主要销往港台地区,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待开发,预计 2020 年海外市场销量将超 3000 t,是国内市场 3 倍以上,但深加工产业缺失,造成资源浪费。

  (三)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挑战与机遇同在

  企业战略上,织金县以大户种植竹荪等高端产品为主,依托地理品牌推广,有一定品牌效应,但未实现产业化经营,资源和技术优势未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偏重种植,加工业创新能力弱,低端产品过剩,削弱产业核心竞争力。

  同业竞争方面,国内面临福建、四川等地竹荪竞争,短期内难以超越;国外出口利润低、竞争力弱,受贸易壁垒影响大。在全球食品加工进出口市场竞争中,我国食用菌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优势,国际品牌形象不佳。

  (四)综合评价:明确关键影响因素

  通过对各项指标计算和公因子分析评价发现,生产要素指标权重最大,对核心竞争力影响最关键,织金县竹荪产业发展应首要关注生产要素,其次是需求条件,再是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及相关支持条件,不能过度依赖政府扶贫政策。

  三、织金县竹荪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聚焦竹荪特色,推动产业规模化

  依据钻石理论,为获取成本和产品差异优势,应集中力量发展竹荪特色产业。按照织金县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计划,压缩玉米种植面积,改种竹荪可大幅提高收益。从美国进口玉米,利用本地土地种植竹荪,能显著提升收益。

  (二)优化生产要素,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提升人力资本,培养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借鉴日本经验,重视农业科研创新,提高加工集中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和野生竹荪产业,探索 “粮菌双收” 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创新融资方式,建立完善科研技术体系,引进成熟技术,构建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拓展产业链,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三)强化外部支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在宏观政策层面,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将脱贫攻坚与市场需求结合,推动竹荪海内外出口。针对高端市场需求,利用林地资源发展野生竹荪栽培技术并给予政策支持。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挑战,强化产品质量体系控制,提高食品卫生水平,打造国际高端竹荪产品。

  综上所述,在2025年竹荪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织金县竹荪产业虽具备一定基础和优势,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钻石理论分析其产业核心竞争力,明确了生产要素等关键影响因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的提升策略,如聚焦特色、优化要素、强化支持等,若能有效实施,将有助于织金县竹荪产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以织金竹荪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在竹荪行业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更多竹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竹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