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智能后视镜行业分析报告 >> 智能后视镜行业产业布局

智能后视镜行业产业布局

2021-03-26 11:31:4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智能后视镜作为一种新型硬件产品,尚未出现行业标准,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6亿人,以下是智能后视镜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智能后视镜行业产业布局

  2016年被称为“智能后视镜元年”,这一年智能后视镜的专利申请数也达到最高点。智能后视镜行业分析指出,2017年有关智能后视镜的申请数量达132项;2018-2019年,智能后视镜的热度有所下滑,相关的申请专利数量也开始走低,2018年智能后视镜的数量为98项;2020年更是进一步下滑至42项。

  智能后视镜行业产业布局指出,55%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车载智能系统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46%的受访者对汽车智能化充满期待,另有42%的受访者表示车载智能系统是未来的趋势。

  从消费者角度看,对智能后视镜产品了解不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不想知其所以然,在用户看来智能后视镜,智能云镜,车载智能机器人等等五花八门的称呼,只是厂商打着智能的噱头,跑马圈地,吸引资方的方式,所以这样的方式最终用户是不感冒的。

  从市场角度来看,智能后视镜嫣然已经杀成红海了,厂商对它的热情如喷发的火焰山,这样就导致厂商的蜂拥而至,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体验不好,产品体验无差异化。而产品价格虚高,导致消费者观望者居多,真正买单者很少。

  目前,车联网的接入方式有很多种,比如OBD盒子、车载Wi-Fi等等,但这几种方式表现出的功能过于单一、缺乏用户粘性、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对车内空间占据过大等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集中在了汽车上重要的两块屏幕:后视镜和大屏导航产品身上。

  智能后视镜行业产业布局指出,智能后视镜是行车记录仪、导航等后装汽车电子发展进阶的产物,是汽车电子屏幕争夺战的另一个战场。本质上来说,智能后视镜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它是行车记录仪、车载导航、倒车影像等汽车电子的另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

  智能后视镜产品最早发展于2012年,沃可视着手开发并率先相关产品;2014年,众多企业开始蜂拥扎入智能后视镜市场,行业进入红海。经过6-7年的市场教育,目前消费者对于智能后视镜的接受程度较高,市场已经度过导入期,行业成熟度较高。参考主要参考相关硬件芯片厂商销量,2020年智能后视镜市场总量超过1400万台,基本与传统导航(包括安卓大屏机)市场容量持平。

  智能后视镜的与智能车机相比,智能后视镜与原车匹配上没有很强的约束,产品通用、安装方便。因此,智能后视镜产品在汽车后市场的零售渠道有较强的竞争力,挤占了‘专车专用”的车载导肮产品的部分市场份额。拥有较强技术基础的企业需要及时推出智能后视镜产品,满足市场发展的这一需求,以上便是智能后视镜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智能后视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智能后视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