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数据中心 >> 行业数据 >> 2016年10月底中国芯片进口金额与同期相比增长9.6%

2016年10月底中国芯片进口金额与同期相比增长9.6%

2017-02-06 13:42:0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芯片组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档次。它就是"南桥"和"北桥"的统称,就是把以前复杂的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几颗芯片内的芯片组。芯片组是整个身体的神经,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这是因为目前CPU的型号与种类繁多、功能特点不一,如果芯片组不能与CPU良好地协同工作,将严重地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2016年10月底中国芯片进口金额与同期相比增长9.6%

  “当前,中国芯片的进口金额已超过了原油的进口金额,我们必须要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研发出中国芯片来。”近日,成功挂牌新三板的民营军工企业恒宇北斗董事长李孝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芯片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几乎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提高芯片国产化。

  记者了解到,虽然当前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总产值已经高居世界榜首,但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产品和零部件其实仍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而中国每年花费在芯片进口的金额超过1万亿元,耗费已经超过原油。

  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中国集成电路(俗称芯片)的进口金额高达11908亿元人民币,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6%。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仅为6078亿元,中国在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以手机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中国智能手机产量高达12.38亿台。差不多占了全球产量的七成。但一些调查表明:手机自主芯片占比不足5%。

  2017-2022年中国芯片系统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表示,中国的高端芯片、制造装备、工艺与材料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必须解决“中国芯”的问题,以支撑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

  虽然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竞争压力大。但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自我研发中国“芯”。

  据李孝平介绍,目前恒宇北斗率先研制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首枚40nm射频基带一体化Soc低功耗高精度芯片,该芯片被列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纲要,可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移动电脑、网络、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城市、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

  据记者了解,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已有30%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手机用上了北斗芯片,利用北斗芯片的终端约2400万台。“用‘中国芯’对国家和老百姓信息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业内专家表示。

更多芯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芯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