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2025-2030年中国青蒿素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揭示了青蒿素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青蒿素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5年青蒿素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青蒿素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5年青蒿素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誉衡药业、复星医药、昆药、海正药业、润都股份、九吉公、康恩贝CONBA、德龙汇能、华润双鹤、康美药业KANGMEI。
表1:2025年青蒿素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誉衡药业 |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省 |
2 | 复星医药 |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3 | 昆药 |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省 |
4 | 海正药业 |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5 | 润都股份 | 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6 | 九吉公 | 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7 | 康恩贝CONBA |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8 | 德龙汇能 | 德龙汇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省 |
9 | 华润双鹤 | 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10 | 康美药业KANGMEI |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誉衡药业成立于2000年3月,是一家以医药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制药业务为核心,涵盖科研、生产、营销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誉衡药业(股票代码:002437)自2010年上市以来,坚持“产品为重”战略,通过外延并购、合作代理、自主研发、海外引进等多种方式丰富公司产品线,实现了由上市初狭窄单一的骨科治疗领域向现有心脑血管等大治疗领域的拓展,形成了包括心脑血管领域、骨骼肌肉领域、营养用药领域等多个重磅级产品集群,多产品驱动业绩增长的新格局逐步显现。 誉衡药业志存高远、不懈努力,逐步打造出符合系列标准的一体化现代医药产业链,从药物研发、制剂生产到市场经营各个环节切实保障药品质量。誉衡药业在哈尔滨、保定、启东等地建立了通过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多个现代化医药生产基地;建立了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营销体系。 誉衡药业还持续继续推进以国际化为标准的产品创新,深化以中国国情为依归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品、机制、人才”三位一体的治理机制,积极占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布局了生物药研发、慢病领域产品服务等创新业务。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复星医药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模式,丰富创新产品管线。围绕肿瘤及免疫调节、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重点疾病领域,复星医药搭建和形成了小分子创新药、抗体药物、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积极探索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疗、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术领域,提升创新能力。 在“4IN”(创新 Innovation、国际化 Internationalization、整合 Integration、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的战略指导下,复星医药将秉承“创新转型、整合运营、稳健增长”的发展模式以及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信念,不断加强创新研发和许可引进能力,丰富产品线,强化全球化布局,同时,积极推进医疗健康产业线上线下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主流医疗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药集团 600422 SH)成立于1951年3月,200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拥有深厚的专业制药经验。 依托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昆药集团先后开发了青蒿、三七、天麻三大系列及特色中药、民族药等40多个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天然药物新产品,同时传承国药精髓,打造了一批以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等为代表的精品国药,逐渐形成慢病管理、健康消费、海外国际、美丽健康四大核心业务格局。 目前,昆药集团旗下拥有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等50多家参控股公司,并拥有规模化智能制造中心、血塞通药物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公司拥有30多年青蒿素业务海外拓展经验,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 未来,昆药将以“打造银发经济健康第一股、慢病管理领导者、精品国药领先者”为目标,助力中医药产业升级发展,不断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用业绩践行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海正药业是一家集研产销全价值链、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多地域发展的综合性制药企业,始创于1956年,2000年发行A股上市,属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是全国较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 海正药业从化工企业起家,自70年代初进入制药领域,60多年始终坚持发展主业,现总资产200亿元,销售规模超百亿。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生物药、仿制药和原料药的研发、生产、销售,药品涵盖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内分泌、免疫抑制、抗抑郁、骨科等十多个治疗领域。 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海正药业在台州总部建有中央研究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院士工作站。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双轮驱动,加速推进新产品的申报和转化,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47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累计申请专利1000余项,拥有授权专利300多项。 近年来,公司围绕“聚焦、瘦身、优化”的战略目标,积极拓展从原料药到制剂的上下游一体化业务,同时抢先布局大健康产业,加快开拓国内特医食品市场。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市场份额在国内位于前列,有20个品种单品种销售过亿元。公司80%的原料药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出口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制剂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药品入院规模近万家。
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医药企业,坐落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成立于1999年。2018年01月05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润都股份;股票代码:002923)。公司现有正式员工1300多人(含全资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范围涵盖消化性溃疡、高血压、手术麻醉、解热镇痛、抗感染类、糖尿病等多个领域。公司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国家GMP要求建立药品生产制造中心,现有产品生产线(涵盖原料药、片剂、胶囊剂、制剂中间体(微丸)等)均通过了国家新版GMP认证,部分特色原料药产品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欧盟、日本等官方认证,部分产品通过了美国FDA现场检查。 公司在继续保持独具特色药物新剂型(微丸胶囊制剂技术、微丸压片制剂技术等)、肠溶和缓控释制剂技术开发领域出众的同时,积极发展原创新药的开发以及多品种药品的技术升级;逐步推进从原料药到制剂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升级战略;开展多元化的研发模式,加强与国内外技术完善的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系列制剂产品,推动公司国际贸易的开展,逐步实现公司国际化战略,力争建设成为国内生产微丸制剂、抗高血压沙坦类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质子泵抑制剂等特色产品的企业。
九吉公是专注传统古法手工技艺熬糖的红糖品牌,九吉公主要产品是九吉公老红糖。该品牌旨在传承传统的手工熬糖技艺,留住传统红糖老味道。 九吉公老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甘蔗全部营养成分,含有硒、钙、锰、果酸和多重维生素、多种果糖、多种天然酸类物质等多种易于人体吸收和必须的营养成分。九吉公老红糖适宜生产完的新妈妈、体虚的老人、成长期的孩子饮用。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兰溪市云山制药厂,经过逾五十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一家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省内规模较大的中药企业(SH600572)。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杭州,以浙江为产业发展中心,并在江西、云南、内蒙古等省建立了产业基地,员工总人超8000人。公司建有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省中药制药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拥有以康恩贝、前列康、天保宁和知名品牌金笛、金奥康等为代表的大品牌矩阵。自2020年7月正式纳入省国贸集团管理体系以来,公司以“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为根本遵循,聚焦核心业务、创新发展、价值提升,为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公司将围绕省国贸集团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混改体制机制优势,加大中药大健康领域深耕力度,努力在创新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发展、管理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新的发展生态中迭代自身竞争力,成为我省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重要力量,为助力中医药强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康恩贝力量。
德龙汇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四川省成都市,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593)。公司一贯秉承“诚信务实、创新发展”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向社会推广和提供清洁能源综合供应方案,以“为社会创造价值,成为综合能源供应领域的领军企业”为发展愿景。目前设立分子公司共38家,员工人数千余人,市场覆盖全国10余个省和直辖市。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紧扣清洁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方向,长期聚焦新能源领域的经营和发展工作。在天然气行业方面,一直坚持走“全产业链”的发展道路,积极扩大城燃等终端业务,多渠道对接上游气源业务、强化中游长输管道、液厂、储罐等能力;在新能源领域,密切关注研究氢能、储能、节能等国家能源发展方向和趋势。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80余年光辉历史,始创于1939年,原为部队药厂诞生于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取名利华药厂;1949年随军迁京,后更名北京制药厂,发展为国有大型化学药综合制剂企业,奠定北京现代化学制药工业基础;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更名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外延扩张成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跨地域集团;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旗下,2012年更名为华润双鹤,现为华润集团大健康领域业务单元之一。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药研发、制剂生产、药品销售、原料药生产及制药装备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品牌优势、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强大的渠道与终端覆盖及管理能力、国际化优势、富有活力的团队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济实力、竞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国内制药公司前列。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4.47亿元,净利润12.15亿元。 公司积极布局普仿药业务、输液业务、差异化药业务和创新药业务四大业务平台,深耕慢病、输液、儿科、肾科、精神/神经等领域,进入肿瘤领域,0号、复穗悦、硝苯地平缓释片、匹伐他汀钙片、糖适平、BFS输液、珂立苏、腹膜透析液、丙戊酸镁缓释片等18个重点产品年销售额超亿元。旗下拥有“双鹤及图”“赛科”“湘中”等商标,荣获多项荣誉。 公司加速创新转型,搭建多个技术平台,产品集群不断丰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与国内外院校、研发机构及制药企业合作,加快产品获取;拥有国内一流的生产制造能力,20家生产基地分布在国内华北、西北、华中、华南等地区的14个省市,构建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对标国际一流标准;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在华北、江浙及输液根据地市场有较强的影响力,部分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远销国际市场40余个国家,通过丰富的产品支持、贴心周到的营销服务、良好的终端掌控能力和专业化的市场营销团队,与客户携手共赢。 未来,华润双鹤将继续加快创新转型和质量发展,落实华润集团“1246”模式,服务大国民生、打造大国重器,致力成为大众信赖的、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制药企业,为行业发展和大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18)成立于1997年,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并于2021年引入国有资金及实力产业投资者,成为广东神农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的企业。 公司秉承“新康美,健康美”的经营理念,在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战略的指引下,坚持聚焦主业,持续夯实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并以中药饮片为核心,以智慧药房为抓手,推动实施智慧药房标准化全国示范等五大项目,全面建设“大健康+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体系,进一步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全产业链精准服务型“智慧+”大健康产业企业。 康美药业已基本贯穿中医药产业的上、中、下游,上至药材种植、药材交易,下至生产开发、终端销售,业务渗透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近100家涵盖药材种植、中药材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中心和产业基地等业务的企业,建设了11个中药饮片和医药现代化生产基地,管理的中药材市场交易规模占全国的60%以上。 公司率先做出多方面的国家标准,包括:制定中药饮片国家标准以及生产管理GMP、小包装、色标管理、炮制等国家标准,参与国家商务部中药材等级分类标准制订;承担编制700多项中医药编码的国家标准,编制和运营国家发改委批准、授权发布的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承担药典会动物药中药饮片炮制规范项目等。公司依托中药饮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药饮片标准重点研究室、广东省中药饮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中药饮片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开放式创新平台,致力于中药材的种子种苗、种植、标准,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人工智能、炮制标准、规格等级以及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经典名方、药食同源健康产品、药事服务等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发;获批国际组织认证的CNAS检测中心和CMA检测中心;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5项,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达660项,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康美药业投资管理康美医院、康美中医馆等,与多家医疗机构、药店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基于全产业链资源优势率先打造的“智慧药房”模式,覆盖广州、深圳、成都、北京、上海、重庆、普宁、昆明、江门等城市,被列为国家中医药服务标准化研究基地,打造了互联网时代就医用药新模式。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0910167155.3 | 包含鹿骨提取物和甜瓜籽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 |
2 | CN201110283448.5 | 一种药物制剂及其溶出度测定方法 |
3 | CN200910000792.1 | 一种鹿瓜多肽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4 | CN200910167155.3 | 包含鹿骨提取物和甜瓜籽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 |
5 | CN200980103114.6 | 二氢化茚酰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应用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610026076.7 | 磷测定试剂 |
2 | CN200610054341.2 | 一种稳定的罗库溴铵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3 | CN201110431140.0 | 酶法检测肌酸激酶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
4 | CN200710173067.5 | 革兰阴性需氧菌鉴定板及其制备方法 |
5 | CN200710112238.3 | 一种工业化生产克林霉素或其盐的方法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98106597.X | 三七总皂苷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
2 | ZL200910175602.X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3 | ZL97111840.X | 增效抗疟药复方磷酸萘酚喹的制备方法 |
4 | ZL201510955703.4 | 一种天麻素化合物及其制剂 |
5 | CN201310107251.5 | 一种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110143177.3 | 一种链霉菌及其生产阿霉素的方法 |
2 | ZL201380075729.9 | 表阿霉素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
3 | ZL200510069558.6 | 氟伐他汀合成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4 | ZL201210376056.8 | 酸性重组蛋白药物的纯化方法 |
5 | CN03156869.6 | 抗流感病毒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110415275.8 |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
2 | ZL201110415534.7 | 一种阿奇霉素肠溶胶囊 |
3 | CN201430530553.9 | 包装盒(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
4 | CN201430530413.1 | 包装盒(厄贝沙坦胶囊) |
5 | CN201210085412.0 | 一种药用微丸丸芯及制备方法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210234027.8 | 九节茶提取物在降低流感病毒易感性上的应用 |
2 | CN201410637058.7 |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制剂的检测方法 |
3 | CN201410273621.7 |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药物的检测方法 |
4 | CN201430052737.9 | 包装盒(百草油) |
5 | CN201210337652.5 | 一种治疗喉症的中药复方制剂的检测方法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0510060631.3 |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2 | ZL201110275646.7 | 一种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
3 | CN200410084433.6 | 油菜蜂花粉有效部位群的制备方法 |
4 | CN201230294035.2 | 药品包装盒(脉舒胶囊) |
5 | CN201630173331.5 | 药品包装袋(液体清凉油)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520943659.0 | 中药材标准卡 |
2 | CN201310123884.5 | 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3 | CN201110033709.8 | 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4 | CN201210442702.6 | 中药佛手参饮片及其炮制方法和用途 |
5 | CN201310303526.2 | 一种鉴别冬虫夏草的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JB/T 20199-2021 | 中药自动化煎制系统 | 2021-08-21 | 2022-02-01 |
SB/T 11174.4-2016 |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第4部分:厚朴 | 2016-09-18 | 2017-05-01 |
SB/T 11174.1-2016 |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第1部分:白术 | 2016-09-18 | 2017-05-01 |
更多青蒿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青蒿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