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设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揭示了能源设备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能源设备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5年能源设备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能源设备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5年能源设备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先导LEAD、东方电气DEC、上海电气、赢合科技、捷佳伟创、西子洁能、Lyric Robot、奥特维ATW、晶盛机电、迈为MAXWELL。
表1:2025年能源设备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先导LEAD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 | 东方电气DEC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省 |
3 | 上海电气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4 | 赢合科技 |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5 | 捷佳伟创 |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6 | 西子洁能 |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7 | Lyric Robot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8 | 奥特维ATW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9 | 晶盛机电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10 | 迈为MAXWELL |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创立,2015年在创业版上市,股票代码300450,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机器视觉等八大领域。 先导建设有92万平方米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员工规模达190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5500人。多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始终保持在10%以上,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近2000项。 2021年,先导智能营收突破100亿,订单突破200亿,市值最高1300亿,在全球设立11家分子公司,拥有50多个服务网点,雇员遍布16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瑞典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集团)创立于1958年,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为我国提供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能源装备,是全球知名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 东方电气集团是中国电力驱动时代的先驱者之一,成长于三线建设,发展于改革开放,壮大于新的时代,孕育了“东汽精神”,牢记制造强国使命,以“绿色动力、驱动未来”为己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实施“11256”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绿色智造”转型,形成了“六电并举、五业协同[六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核电、气电、煤电//五业:节能环保产业、工程与国际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电力电子与控制、新兴产业]”产业格局,产品包括风电机组、太阳能发电设备、水电机组、核电机组、火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清洁高效煤电)、控制系统、环保设备、工业化工装备、氢能及燃料电池、储能装备、新材料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能源装备、绿色低碳装备、高端智能装备于一体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东方电气集团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成套设备和工程承包业务,主要市场涵盖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欧洲、非洲、南美等地区,出口能源装备规模超过8000万千瓦,从1994年起连续入选ENR全球250家较大国际工程承包商之列。 东方电气集团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面向市场的企业产品研发多级创新体系,助推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助力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
上海电气集团是世界级的综合性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聚焦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三大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工业级的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我们的业务遍及全球,主要包括新能源及高效清洁能源、工业自动化、工业基础件、医疗器械、环保等。依托于深厚的工业底蕴、卓越的品牌影响、紧密的客户关系和强大的人才储备,上海电气集团坚持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着力推进“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的双智联动,“产业智能化、服务产业化”的双轮驱动,“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双网互动, 以科技赋能全球工业发展,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上海电气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02年,上海大隆机器厂是上海电气最早的大型企业,这是上海近代机器工业的萌芽。1949年后,上海主要的机器工业划归上海市重工业局(后称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管理。1985年成立上海电气联合公司(后改名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1995年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改制,并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资产联合重组。合并后的集团命名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2004年3月,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了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更名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还拥有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输配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先后与西门子、ABB、阿尔斯通、三菱、日立、开利、施耐德等著名跨国公司共同组建了70多家合资企业。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致力于新能源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深耕锂电智能装备行业十七载,赢合科技已发展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目前全球少数能够提供动力电池智能化数字工厂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赢合科技总部落户于深圳,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457),旗下拥有多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同时有位于广东惠州(2个)、广东东莞(1个)、江西宜春经济(1个)、浙江湖州(1个)的五大生产基地,年产能可达200亿。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产品覆盖动力、储能及消费类电池生产的核心工序段,同时为客户配套新工艺开发个性化定制产品。2015年,在业界提出“动力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并交付40余条整线。 2019年,赢合科技加入上海电气大家庭,强强联合共筑发展新格局。面向未来,赢合科技将顺应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大潮,打造新能源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制造、建设智慧工厂,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做出卓越贡献!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3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捷佳伟创公司在广东深圳、江苏常州自建超过20万平方米工业园,目前员工总数超过70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1200人。 捷佳伟创公司聚焦太阳能光伏行业,拥有业内先进的太阳能电池装备研发、制造和生产供应能力,主要产品包括湿法设备系列、管式设备系列、板式设备系列、激光设备系列、金属化设备系列、智能制造设备系列等,是全球知名的太阳能电池整线交钥匙方案提供商。 捷佳伟创公司面对全球资源环境压力,以科技创新践行“双碳”目标,以推动光伏平价上网和普及绿色能源为己任,全面布局TOPCon、HJT、XBC、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装备,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同时,顺应光伏装备产品发展路径向半导体装备领域延伸。 展望未来,捷佳伟创公司将继续以“雄居中国一流,打造世界品牌”为愿景,继续深耕太阳能光伏电池装备领域,坚持长期主义,扩大突出优势,致力于成为世界先进的新能源装备服务提供商、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商,为清洁能源的生产,为人类的美好明天,尽一个企业公民的力量。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子洁能)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中国余热锅炉领军企业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企业500强西子联合控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1年西子洁能荣获浙江省质量奖,董事长王水福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奖提名奖,实现中国企业家零的突破。西子洁能是国家余热锅炉研发和制造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始终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能源解决方案与智能化能源装备和服务。主营业务涉及余热锅炉、生物质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气锅炉、盾构机等新装备的咨询、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以及EPC、锅炉维修、升级改造、智慧锅炉、智慧工厂等新服务。同时提供新能源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并将业务链延伸至新能源投资运营。现已成功打造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航空零碳工厂;投资参建中国首座规模化运行光热储能电站,所应用的储能技术入围国家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旗下电极锅炉技术荣获欧盟及中国核电标准认可。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业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西子洁能秉承“为人类改善环境”的使命担当,积极响应“30·60”目标,深入谋划绿色发展,加大对于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至今已生产节能环保余热锅炉3000多台(套),产品全部投运后,年可节约标煤6600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1.6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元亨”)成立于2014年11月19日,于2021年7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499,是锂电装备头部企业,数智化工厂领域的先进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新能源(锂电、光伏、氢能、电驱、智能仓储)行业的头部企业提供数智整厂解决方案! 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占比约12%,现全球员工超8000人,拥有一支由院士、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超2600人的科研技术团队。除在中国惠州、广州、宁德、上海、南京、南通、深圳拥有分(子)公司或技术服务站之外,在德国、波兰、瑞士、英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印度也拥有子公司或办事处,利元亨不断向国际领域的研发、制造、机械零件加工和售后服务发力,持续推进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同时,利元亨已实现工艺智能装备、自动化产线、智能仓储物流、信息化产品到数字化工厂的全链条覆盖,基于七大底层技术平台,智能感知、控制技术、执行技术、智能仓储技术、激光应用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真空等技术,为ATL、CATL、BYD、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微宏、远景、大众,三星等世界500强及各领域头部企业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利元亨研发制造的智能化装备分别通过CE、NRTL等各种欧美国家标准的认证。截止2023年12月31日,国内外知识产权布局超3513项,并参与了十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建立。 多年来,利元亨秉承“专注智造,主动创新、精益求精,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的经营方针、“客户至上、艰苦奋斗、明德格物、成己达人”的核心价值观,以“做强做精智能装备,赋能科技产业极限制造”为使命,努力做世界一流公司,为零碳未来做贡献的同时,打造工程师群体奋斗平台!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16)创立于2010年,拥有员工近3000名,是光伏、锂电和半导体专业领域知名的智能设备制造商。 产品覆盖光伏产业链的拉棒、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核心产品多主栅串焊机、硅片分选机拥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了行业龙头企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市场占有率较高。公司自主研发了锂电模组、PACK智能生产线及锂电池外观分选设备,得到行业知名客户多批次多项目的复选采购,并于2021年正式推出半导体键合设备,已获得批量订单。 未来,奥特维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产业链完善、智能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为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于2012年上市。 晶盛机电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主要半导体材料开发一系列关键设备,并延伸至化合物衬底材料领域,为半导体、光伏行业提供全球颇具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和高品质服务。 晶盛机电是全球光伏装备技术前沿和规模前沿的企业,国内集成电路级8-12英寸大硅片生长及加工设备先导企业,公司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是掌握核心技术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公司为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和化合物衬底产业提供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需求。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为股份”)于2010年9月成立,是一家集机械设计、电气研制、软件开发、精密制造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公司面向太阳能光伏、显示、半导体三大行业,研发、制造、销售智能化高端装备,主要产品包括全自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异质结高效电池制造整体解决方案、OLED柔性屏激光切割设备、Mini/Micro LED晶圆设备、半导体晶圆封装设备等。 立足真空、激光、精密装备三大关键技术平台,秉持以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的信念,迈为股份始终以行业顶尖水平为标准,持续探索、致力成为泛半导体领域细分行业标杆,推动智能化制造技术的进步。 2018年11月,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迈为股份:300751)。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210569296.X | 基于智能开关的微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
2 | CN201510002391.5 | 一种电泳沉积陶瓷生坯的装置 |
3 | CN201210185382.0 | 一种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系统 |
4 | CN201110428152.8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5 | CN201510295171.6 | 一种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682-2021 |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 IACS服务提供商的安全程序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211-2021 | 工业通信网络 网络和系统安全 术语、概念和模型 | 2021-05-21 | 2021-12-01 |
GB/T 40218-2021 | 工业通信网络 网络和系统安全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 | 2021-05-21 | 2021-12-01 |
GB/T 36544-2018 | 变电站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电系统 | 2018-07-13 | 2019-02-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10199596.2 | 一种采用变电站站用云电表的自主云系统 |
2 | CN200810038256.6 | 一种基于Web的参数化跨平台零件库系统 |
3 | CN201520944774.X | 扫描式三维视觉测量云台 |
4 | CN201420242134.X | 插卡式通信管理装置 |
5 | CN200910199594.2 | 一种用于轧辊磨床的数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1283-2014 | 品牌价值评价 机械设备制造业 | 2014-09-30 | 2014-12-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8331-2019 | 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 2019-12-10 | 2020-07-01 |
GB/T 38280-2019 | 电缆管理系统 超重荷型刚性电气导管电缆装置用导管配件和附件的规范 | 2019-12-10 | 2020-07-01 |
GB/T 25000.40-2018 | 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40部分:评价过程 | 2018-12-28 | 2019-07-01 |
GB/T 25000.24-2017 | 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24部分:数据质量测量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17465.5-2017 | 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 第2-1部分:缝纫机耦合器 | 2017-07-31 | 2018-02-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610660200.9 | 一种低压扩散炉炉门密封装置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220183407.9 | 全烧高炉煤气锅炉 |
2 | CN201520644233.5 | 燃机余热锅炉多段式进口扩展烟道 |
3 | CN201620161051.7 | 导热油换热节能系统 |
4 | CN201220213385.6 |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水冷落渣管 |
5 | CN201310124711.5 | 扩大低压省煤器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1087-2021 | 太阳能热发电站换热系统技术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40821-2021 | 太阳能热发电站换热系统检测规范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4348-2017 | 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 2017-10-14 | 2018-05-01 |
GB/T 34117-2017 | 核电厂常规岛设备汽水分离再热器规范 | 2017-07-31 | 2018-02-01 |
GB/T 30577-2014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技术条件 | 2014-05-06 | 2014-12-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373-2021 | 一次性口罩制造包装生产线 通用技术要求 | 2021-08-20 | 2022-03-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720189557.3 | 一种全自动单晶硅磨面倒圆一体机加工设备 |
2 | CN201720026897.4 | 一种用于蓝宝石晶片多线切割机的断线检测装置 |
3 | CN201720040750.0 | 带有抽真空系统的平板式PECVD工艺腔 |
4 | CN201120277027.7 | 气致冷多晶硅铸锭炉的闭式冷却系统 |
5 | CN201630120626.6 | 金刚线单晶硅棒切磨一体机(WCG700-ZJS)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577-2021 | 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术语 | 2021-10-11 | 2022-05-01 |
更多能源设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能源设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