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品牌排行榜 >> 2024年轿车品牌有哪些 轿车品牌龙头合集

2024年轿车品牌有哪些 轿车品牌龙头合集

2024-04-01 15:00:0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轿车行业拥有众多品牌,如何选择一家有品质、信用与服务保障的品牌,成为了众多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Rolls-Royce劳斯莱斯、Bentley宾利、Maybach迈巴赫、Porsche保时捷、Maserati玛莎拉蒂、Mercedes-Benz奔驰、BMW宝马、奥迪汽车Audi、LEXUS雷克萨斯、Cadillac凯迪拉克等品牌的成功,体现了这些品牌在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创新技术、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优势。

表1:2024年轿车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品牌名称企业名称省份/地址
1Rolls-Royce劳斯莱斯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市
2Bentley宾利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
3Maybach迈巴赫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市
4Porsche保时捷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市
5Maserati玛莎拉蒂玛莎拉蒂(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市
6Mercedes-Benz奔驰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市
7BMW宝马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市
8奥迪汽车Audi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
9LEXUS雷克萨斯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
10Cadillac凯迪拉克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市

一、品牌简介

(一)Rolls-Royce劳斯莱斯

始创于1906年,英国豪华汽车品牌,欧美汽车的主要代表之一,宝马公司旗下,以汽车生产为主、飞机发动机制造为辅的大型企业,所有车型都运用大量手工制作,以其豪华而享誉全球

劳斯莱斯(Rolls-Royce),又称罗尔斯-罗伊斯,英国豪华汽车品牌,1906年成立于英国,公司创始人为Frederick Henry Royce(亨利·莱斯)和Charles Stewart Rolls(查理·劳斯)。Rolls-Royce以其豪华而享誉全球,是欧美汽车的主要代表之一。

除了制造汽车,劳斯莱斯还涉足航空发动机制造的领域,也是一家优秀的发动机制造商,空客飞机部分型号用的就是劳斯莱斯的发动机。2003年,劳斯莱斯汽车公司被宝马(BMW)接手。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汽车王国雍容的标志,无论劳斯莱斯的款式如何老旧,造价多么高昂,至今仍然没有挑战者。

当亨利·莱斯设计第一辆劳斯莱斯时,一位朋友建议他“生产低价的可靠汽车”。但亨利·莱斯则不这样认为,他希望“不计成本生产世界上好的汽车”。100多年后,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成为劳斯莱斯汽车背后的发展动力。从1904年起便开始生产拥有高辨识度的汽车,这令劳斯莱斯成为享誉全球的标志性品牌。

劳斯莱斯的总部和生产中心位于英格兰西萨塞克斯的古德伍德,这里也是创新中心,所有研发工作都在这里进行。2003年,当这里刚刚开始投入运营时有200名员工在这里工作,每天只生产一辆劳斯莱斯。十年后,随着古思特和魅影的推出,团队增加至1400人。随着全世界对超豪华手工打造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劳斯莱斯现在每天可以生产20辆汽车。

几十年来,劳斯莱斯汽车一直备受赞誉。这源于劳斯莱斯非常重视车主的想法,同时,当品牌制作工艺和设计愿景被全球业界认可时,劳斯莱斯感到欣喜万分。从宁静花园到夜幕中闪烁的繁星,从丝绸之路到奢华璀璨的宫殿,劳斯莱斯汽车邀您一起体验毫不妥协的奢华之旅。

(二)Bentley宾利

创始于1919年,举世闻名的豪华汽车品牌,致力于打造兼具奢华工艺和澎湃性能的非凡汽车,于1998年被大众集团收购,旗下的豪华轿车主要有慕尚和飞驰两大系列,其飞驰系列以速度而闻名,是全球速度较快的四门超豪华车

从1919年宾利先生创立开始,宾利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超豪华汽车品牌。宾利的每一部非凡座驾都是依靠杰出团队,甄选上乘材质打造而成的也正是这支优秀团队,为宾利品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上世纪20年代,赛车场上热情四射的“宾利小子”和“宾利女孩”激发出宾利先生在汽车领域创造更伟大创举的灵感,到今天宾利品牌被越来越多卓有远见的高端车主所青睐,宾利驾驭者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个全新的世界。

宾利品牌一贯保持前瞻眼光。在这一部分,您将看到推出的概念车型,包括在百年华诞之际推出的宾利EXP 100 GT,在技术领域的创新,以及宾利未来的发展愿景。现在,宾利正朝着打造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迈进。

(三)Maybach迈巴赫

始于1921年德国,戴姆勒旗下,汽车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品牌,历史悠久并享有盛誉的德国超豪华汽车品牌

MAYBACH迈巴赫是汽车历史里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豪华品牌,由迈巴赫父子(威廉·迈巴赫和卡尔·迈巴赫)创立于1909年,1912年正式更名为MAYBACH。时至今日,MAYBACH作为戴姆勒股份公司集团旗下的品牌,继续闪耀昔日的辉煌。

早在一百年前,威廉·迈巴赫制造了一架汽车,从此把汽车业带进一个新的纪元。他设计的Opus 1号成为第一架平治汽车,而他本人直到今日仍被公认为“设计之王”。他的儿子,卡尔迈巴赫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大师级的杰作,并于20年代末在车辆大小、技术及性能等方面奠定了新标准。

2002年,沉寂60年之久的超豪华品牌迈巴赫在梅赛德斯-奔驰的支持下,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以典雅和尊贵,再次成为朝豪华轿车的典范。在迈巴赫的辉煌历史中,发生在其创立者身上的故事也成为一个传奇,让人心生景仰之情。

(四)Porsche保时捷

保时捷始于1931年德国,以生产高级跑车而闻名于世界车坛,2009年被大众集团收购,以其卓越的性能、独特的设计和豪华品质而著称,车型外观独特,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主要车型有911、718、Boxster、Cayman、Panamera、Cayenne、Macan

保时捷(Porsche),德国大众汽车旗下世界知名豪华汽车品牌,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是欧美汽车的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车型有911、718、Boxster、Cayman、Panamera、Cayenne、Macan。

1931年,保时捷成立于斯图加特,以生产高级跑车闻名于世界车坛。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是一位享誉世界车坛的知名设计师。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保时捷在中国大陆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的子公司。保时捷中国于2001年成立,并开始在销售、市场及售后服务等环节为合作伙伴提供专业支持。

(五)Maserati玛莎拉蒂

始于1914年意大利,知名跑车品牌,意大利豪华汽车制造商,现为Stellantis集团旗下,三叉戟标志和独特的散热器格栅是其标志性代表,推出了赛车/民用车型/轿车等车型

1914年,玛莎拉蒂兄弟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创办阿尔菲力玛莎拉蒂公司(Officine Alfieri Maserati)。玛莎拉蒂四兄弟(阿尔菲力、埃多勒、埃内斯特和宾多)因为对汽车和发动机的共同热忱而团结在一起,他们的远见卓识、无限热情和专业精神,为玛莎拉蒂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百年荣耀,一脉相承

1914年12月1日,阿尔菲力玛莎拉蒂公司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诞生。此后,玛莎拉蒂在跑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世纪以来,玛莎拉蒂无论在公路还是赛道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度过了一次次困境。以往的重重挑战,造就了公司坚韧鲜明的品质和个性。

除了辉煌的赛车成就和公路汽车研发。1940年,玛莎拉蒂从博洛尼亚迁至摩德纳Ciro Menotti大街,这是玛莎拉蒂企业发展的重要一步。时至今日,历史悠久的玛莎拉蒂总部正向全球辐射非凡的影响力。

每一台玛莎拉蒂座驾都凝聚着品牌的传承与创新,过去与未来,回忆与愿景,彰显与其他汽车品牌截然不同的独特品格。在立足于意大利基因的同时,玛莎拉蒂坚定地将目光投向未来世界。

传奇三叉戟

三叉戟是这一传奇的化身。这一徽标历经玛莎拉蒂的风格变迁、技术创新和性能,见证品牌的辉煌历程。自16世纪起便屹立于博洛尼亚Maggiore广场上的海神雕像。三叉戟标识的灵感就源自海神喷泉,它是博洛尼亚和玛莎拉蒂的共同象征。

1920年左右,玛莎拉蒂决定设计品牌标识,为新车打造卓尔不群的形象。这一工作交由马里奥•玛莎拉蒂负责。马里奥受到Maggiore广场上海神尼普顿雕像的启发,海神手中的三叉戟象征着力量与活力。品牌标识中的红蓝配色,源于当时玛莎拉蒂所在城市博洛尼亚旗帜的颜色。

风格演变

玛莎拉蒂素以不落窠臼的设计带领汽车行业潮流。个性鲜明的线条勾勒出优雅的轮廓,彰显动感十足的运动风范。在早期的设计中,车身细节以灵动、圆润、流畅的曲线精心勾勒;此后的车身造型更宽大、修长,采用简洁大方的流线型设计。

六十年代,玛莎拉蒂的设计风格再次转变,洗练清晰的线条与柔和起伏的曲面融合,展现出鲜明的独特风格。七十年代,伴随技术革新的步伐,玛莎拉蒂研发出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方案,以直线线条勾勒出利落的轮廓,凸显硬朗风格。八九十年代,玛莎拉蒂车身采用直角设计,随后逐渐演变为如今的流畅廓线,更显圆润而魅力不减。

玛莎拉蒂曾与多位工程师和设计师合作,包括乔杰托•乔治亚罗(Giorgetto Giugiaro)、乌戈•扎嘉托(Ugo Zagato)、洛伦索•拉曼乔蒂(Lorenzo Ramaciotti)和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玛莎拉蒂与宾尼法利纳多次携手合作,推出多款深受欢迎的设计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车型,其中玛莎拉蒂“鸟笼”75周年概念车可谓玛莎拉蒂的当代力作。

(六)Mercedes-Benz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是世界闻名的豪华汽车品牌,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专利,被誉为“汽车的发明者”,如今奔驰被视为高质量、高性能汽车产品的代表,除高档豪华汽车外,奔驰公司还是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生产厂家

1883年10月,卡尔·奔驰与两位商业伙伴共同创立奔驰公司莱茵燃气发动机厂(1899年改名为奔驰公司),并迅速取得成功。随着固定式发动机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奔驰公司莱茵燃气发动机厂搬迁并将厂区扩大。1890年5月,随着新合作伙伴的加入,该公司发展成为德国第二大发动机制造商,并在世纪之交成为世界领先的汽车生产商。

燃气发动机厂在财务方面为奔驰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使卡尔·奔驰能够致力于实现自己的汽车愿景。然而,由于二冲程发动机太大太重,无法安装在车辆上,因此奔驰开始将努力投入到四冲程引擎中。卡尔·奔驰充分展示出在汽车开发领域的才能。他没有将发动机安装在现有的车辆上,而是将汽车设计成一个独立的整体结构,其主要组件是带有水平气缸和大型水平飞轮的发动机。因为不满当时的马车所用的单轴转向架,卡尔·奔驰将其创新汽车设计为带有三个车轮。1886年1月29日,卡尔·奔驰凭借 “搭载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获得DRP 37435号专利,这一天也被认为世界汽车诞生日。

戴姆勒汽车公司与奔驰公司曾是多年的竞争对手,1924年5月,双方携手组建合资企业,旨在通过协调的设计、生产技术、采购策略、销售和广告来保持竞争力。“梅赛德斯”和“奔驰”两大品牌的市场营销最初由当时新成立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负责。1926年6月,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成立,标志着全球两家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的融合。新公司在1926年10月的柏林车展上展示了首个戴姆勒-奔驰产品系列。期间,8/38马力排量2.0升车型(W 02)和12/55马力排量3.0升车型(W 03)作为新品牌“梅赛德斯-奔驰”上市后首批联合开发的乘用车车型,在车展上首度亮相。

作为汽车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拥有135年的辉煌历史,如今三叉星徽广布中国大地。面向未来,梅赛德斯-奔驰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的中国消费者献上出众的产品、服务以及品牌体验,实现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将通过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持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诸多社会公益事业,助力中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七)BMW宝马

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其蓝白标志是宝马总部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州旗的颜色,百年来,宝马汽车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摩托车的企业集团

宝马集团是全世界成功的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之一,旗下拥有BMW、MINI和Rolls-Royce三大品牌;同时提供汽车金融和高档出行服务。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宝马集团在14个国家拥有31家生产和组装厂,销售网络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宝马集团的成功总是以前瞻未来和承担责任为基石。因此,宝马集团在整个价值链中贯彻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全面的产品责任以及明确的节能承诺已成为宝马集团长期战略的重要内容。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是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业务涵盖BMW品牌汽车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华晨宝马在辽宁省沈阳市配有先进的生产基地,在北京设有分公司,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及全国。

(八)奥迪汽车Audi

始创于1909年,德国大众旗下豪华汽车品牌,国际颇具知名度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四个圆环相扣是其品牌标志,1988年奥迪与一汽开始合作,自此开启了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崭新时代

奥迪是德国悠久而伟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以其高技术水平、高质量标准及高强劲动力的准则,秉承着进取,尊贵,动感三大核心价值,成为豪华汽车品牌的标志。奥迪,前瞻的安全思考与成熟的领跑技术,致力于打造人、车、生活有机互动的生态圈,为用户创造出更值得信赖的美好出行生活!

奥迪中国是奥迪汽车股份公司(AUDI AG)全资子公司——,2009年成立于北京。奥迪中国拥有超过750名员工,负责协调奥迪汽车股份公司、一汽集团和一汽-大众合资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事宜。奥迪中国业务范畴包括研发、品牌管理及市场与销售、数字化业务、企业传播与公关、企业战略及规划、采购、以及质量/技术服务。

奥迪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

1899:创立

1899年,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科隆(Cologne)创建了他的第一家汽车公司——霍希汽车合资公司(Horch& Cie)。随后,在1909年,他在茨维考(Zwickau)创立了全新的汽车公司,并在1910年将其命名为“Audiwerke”。奥迪其名由此诞生。

1933:四环徽标——四品牌联合

奥迪的标志四环相扣,代表着汽车联盟公司(Audi AG)由德国萨克森州四家汽车制造商合并而成:奥迪、DKW、霍希和漫游者。

1945:浴火重生

1945年二战结束后,汽车联盟股份公司的办公场所位于前苏联军队占领区内,前苏联军队没收了其资产,拆解了工厂,并且在1948年从开姆尼斯市的商业登记处注销了这一公司。1949/1950年,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 )于英戈尔斯塔特重新成立。

1971:突破科技

超越时代的新车型——NSU Ro 80在1971年推动了全新广告语的精炼和形成,这也是奥迪公司至今一直沿用的使命宣言:突破科技,启迪未来(Vorsprung durch Technik)。

(九)LEXUS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Lexus创立于1983年,日本丰田集团旗下全球知名豪华汽车品牌,致力于创造精致风格独特的汽车,拥有纯电、轿车/跑车系列、SUV/MPV系列车型

雷克萨斯(Lexus)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豪华车品牌,它于1983年被提出,但仅用十几年的时间,1999年在美国的销量超过奔驰、宝马,成为全美豪华车销量大的品牌。

2005年,雷克萨斯成功打入日本本土市场,也因此成为在全球均有销售的高级轿车品牌。初时雷克萨斯在美国国内以The Passionate Pursuit of Perfection作为宣传口号,后来以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作为在全球国家和地区的行销格言,直到2013年,其宣传口号改为Amazing in Motion。2017年,正式公布全球新品牌形象的中文释义——“领未见,探非凡”(Experience Amazing)。

过去,Lexus在国内的中文译名是凌志,2004年6月8日,丰田公司在北京宣布将Lexus的中文译名由“凌志”改为“雷克萨斯”,并开始在中国建立特许经销店,开始进军中国豪华车市场。

雷克萨斯车标

Lexus起初先是在北美推出的,因为“雷克萨斯”(Lexus)的读音英文“豪华”(Luxury)一词相近,使人联想到该车是豪华轿车的印象。雷克萨斯汽车商标采用车名“Lexus”字母“L”的大写,“L”的外面用一个椭圆包围的图案。椭圆代表着地球,表示雷克萨斯轿车遍布全世界。

(十)Cadillac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诞生于1902年美国,隶属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以生产豪华轿车而闻名世界,凯迪拉克是众多汽车技术的研发者,于1912年就率先开发了自动电子点火引擎

凯迪拉克(Cadillac),美国通用汽车旗下世界著名豪华汽车品牌,1902年诞生于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底特律,一百多年来,凯迪拉克汽车缔造了无数个豪华车的行业标准。可以说凯迪拉克的历史代表了美国豪华车的历史。

凯迪拉克汽车选用的著名的花冠盾形徽章象征着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领导地位。这个含义深刻而精致的标志也是凯迪拉克家族曾作为皇家贵族的象征,同时表现了底特律城创始人祖先的勇气和荣誉。花冠徽章取自凯迪拉克先生所用的徽章。虽然凯迪拉克的徽章直到1906年才被作为商标注册。但从1902年九月已经被使用了。早期的徽章设计是merlettes向左倾斜,一个由郁金香花蕾组成的花环从两侧向上延伸,在顶部的皇冠处汇合。

二、品牌优势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一)Rolls-Royce劳斯莱斯

表2: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29632-2021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部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2021-11-262022-01-01
GB/T 36684-2018汽车售后零配件市场服务规范2018-09-172019-04-01
GB/T 36683-2018汽车售后服务评价规范2018-09-172019-04-01
GB/T 36686-2018汽车售后服务规范2018-09-172019-04-01
GB/T 34402-2017汽车产品安全 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指南2017-09-292018-04-01

(二)Bentley宾利

表3: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520900730.7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
2CN201520162625.8用于车辆的开门警告系统
3CN201520746806.5车载电子设备的供电装置和车辆顶灯总成
4CN201420837448.4用于车辆的电池组件
5CN201521130401.5便携式电池组、电源装置和电动汽车

表4: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2021-12-312022-07-01
GB/T 39037.1-2021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2021-10-112022-05-01
GB/T 40711.4-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2021-10-112022-05-01
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855-2021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5-01

(三)Maybach迈巴赫

表5: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330523730.6汽车散热器格栅
2CN201480035382.X用于机动车的多挡变速器
3CN200980139095.2用于固定在汽车窗玻璃上的支承装置
4CN200930210996.9汽车散热器格栅
5CN201380005429.3内燃机排气系统和用来准备引入到内燃机排气中的还原剂的方法

(五)Maserati玛莎拉蒂

表6: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530412567.5拉杆箱
2CN201530332563.6音响

(六)Mercedes-Benz奔驰

表7: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330523730.6汽车散热器格栅
2CN201480035382.X用于机动车的多挡变速器
3CN200980139095.2用于固定在汽车窗玻璃上的支承装置
4CN200930210996.9汽车散热器格栅
5CN201380005429.3内燃机排气系统和用来准备引入到内燃机排气中的还原剂的方法

(七)BMW宝马

表8: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29632-2021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部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2021-11-262022-01-01
GB/T 36684-2018汽车售后零配件市场服务规范2018-09-172019-04-01
GB/T 36683-2018汽车售后服务评价规范2018-09-172019-04-01
GB/T 36686-2018汽车售后服务规范2018-09-172019-04-01
GB/T 34402-2017汽车产品安全 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指南2017-09-292018-04-01

(九)LEXUS雷克萨斯

表9: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330082768.4汽车

表10: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2021-12-312022-07-01
GB/T 40711.4-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2021-10-112022-05-01
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2535-2021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5-01

(十)Cadillac凯迪拉克

表11: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621260367.8一种用于连接在转向机与中间轴之间的密封组件
2CN201620305059.6车用地毯及汽车
3CN201720506358.0一种车身高度和悬架高度测量装置
4CN201620656124.X分段式差速器组件
5CN201520754325.9疲劳驾驶预警系统

表12: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41047-2021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技术要求2021-12-312022-04-01
GB/T 29632-2021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部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2021-11-262022-01-01
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2020-10-112021-05-01
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2020-10-112021-05-01
GB/T 19233-2020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2020-06-022021-01-01

更多轿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轿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