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5年里,全球轿车产业已经发展出其独特的特点和产业结构。目前,我国轿车行业具有专业化、协作化、通用化、平台化、轻量化、环保化等特点。以下是轿车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全球汽车总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轿车制造业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此后两年全球汽车产量连续下滑。2010年以来,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各国鼓励轿车消费政策的出台,全球轿车产量企稳回暖,并在此后的几年保持平稳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轿车市场日趋饱和,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阶段,带动全球轿车工业持续较快的增长,现从三个方面来看轿车行业技术特点:
轿车生产能力过剩,安全、排放、节能法规日趋严格,产品开发成本、销售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轿车工业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轿车跨国联盟已成为世界轿车工业发展的潮流。轿车行业分析指出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雷诺和日产联手,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通用控股日本五十铃,经过数年的剧烈盘整,全球轿车业已基本整合成几家跨国大企业,各地方发挥自己的力量,在修理厂和配件厂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建所形成的这些地方轿车制造企业,一方面丰富了中国轿车产品的构成,使中国轿车不但有了中型车,而且有了轻型车和重型车,还有各种改装车,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要,为今后发展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协作配套体系打下了初步基础。
标准化、通用化是零部件工业化生产的基础,目前国外轿车工业已经广泛采用平台化战略。平台化战略的核心是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尽可能实现零部件共享,实现通用零部件更大规模的生产,从而降低因为车型增多和产品周期缩短导致新增的研发成本。为了满足市场对汽车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整车厂不断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加快推出新产品的步伐。但是新技术研发的时效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高投入以及多品种生产制造管理的复杂性又使汽车企业不堪重负。为了达到规模经济与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相平衡的效果,业内企业纷纷推出了平台化战略。在平台上可以匹配各种可变的总成和零部件,实现在一个基本型上组合成不同款式、性能各异的车型。
轿车的生产技术和所用的材料发展很快,常向其他机械制造部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轿车行业技术特点分析,其他领域中的新技术、新材料也往往首先移植到轿车工业中。由于大量生产的零部件必须有稳定的质量,轿车生产对材料的要求十分严格。例如对于钢材,不但要求一般的机械性能(拉力、冲击强度和疲劳强度等),还要求金相组织(如晶粒等、夹杂物和淬透性)、深拉延性能和切削加工性等符合一定的标准。轿车还使用多种特殊材料:制造活塞的高硅铝合金、制造轴瓦的铝基合金、铜铅合金、含石墨的塑料、制造气门的含氮奥氏体钢、制造构件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和多种工程塑料等。1960年以来,原用于航空和航天技术的蜂窝夹层材料、玻璃纤维或碳素纤维增强塑料和陶瓷材料等已用于轿车。
全球及我国有望实现轿车销量增速与GDP增速的稳健发展。未来,轿车产业要以创新为导向,突破原有的发展路径,探索创造新的纬度空间,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寻找和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未来,轿车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将上行。以上便是轿车行业技术特点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轿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轿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