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拓展,我国无人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数据显示,在公共安全领域,警用无人机已形成多场景融合的立体防控体系;商业领域则涌现出超过3.5万家相关企业,年度新增注册量持续攀升。这一新兴业态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同时,也伴随行业规范化的深层思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沈阳市公安局近期通过警用无人机与地面巡逻队形成空地联动机制,在小河沿早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立体化安全巡查。搭载扩音设备的无人机可实时监控人流动态,通过空中广播进行反诈宣传和秩序维护,单次覆盖面积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以上。这种"天空+地面"双维度防控模式,使警情响应效率提高40%,有效破解了复杂环境下的治安管控难题。
从市场数据看,我国在业无人机相关企业总量已突破3.5万家,其中2025年新增注册量达900余家。广东省凭借7600余家企业占据全国21.4%的市场份额,形成以深圳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安徽、山东紧随其后,分别拥有超过2500家和2300家相关企业。这种区域分布差异既反映制造业基础优势,也凸显地方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战略布局。
警务应用之外,无人机正深度融入城市治理多个维度:在大型活动安保中实现人流车流动态监测;为商圈夜市提供24小时动态巡控;通过热成像技术辅助应急救援。这种"空中哨兵"的全天候值守模式,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更构建起实时响应的安全网络,使公共空间管理精度提升至米级定位水平。
伴随产业扩张,行业风险也逐渐显现。数据显示,约6.58%的相关企业存在司法涉诉记录,涉及空域违规、数据安全及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这提示着在技术快速迭代背景下,亟需建立涵盖生产标准、飞行规范和责任追溯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推动无人机应用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总结而言,我国无人机产业正经历从技术创新到场景落地的关键转型期。警务领域的成功实践验证了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价值,而庞大市场规模背后更需要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推进。随着政策规范体系逐步完善,未来无人机将在智慧城市、应急保障等更多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发展。
更多无人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无人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在“翡翠旗2024”军事演习中,美军部署“女武神”,展开无人机与战机整合测试。我国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民用方面,2024年有望是低空经济发展元年,未来中国低空经济市场万亿元蓝海。截至9月底,我国注册无人机204.9万架,持有合格证的无人机运营企业总数超1.7万家。无人机应用场景加快拓展,无人机快递物流、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新兴消费加速发展。目前军工行业处于板块估值、业绩增速以及资金配置三重底部区间,具备显著投资价值。研报判断,随着军队人事调整和相关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地,“十四五”后期订单有望逐步下发,积压叠加新增需求,2024年行业订单和业绩增速有望企稳回升,或将开启第二轮结构性复苏。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相较于成熟市场,中国通航产业规模有待发展,其低空经济场景中2C需求具备较大的潜力。新型航空器有望降低运营成本,较直升机有明显的性价比,消费级需求如短途通勤或迎来拐点。基于技术积累、需求规模和操作标准化程度。中信证券认为,物流无人机配送有望取得较快进展。传统通航企业龙头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更全面的运营资质,以及维修保障等资源,未来有望在运营单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