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兰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兰州市法院系统共受理1014件知识产权类案件,审结986件,结案率高达97.24%。这一系列数据不仅体现了兰州市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积极作为,也为2025年知识产权产业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知识产权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兰州市法院系统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方面表现出色,平均审理天数仅为63天,调解率超过25%,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兰州市在知识产权审判质效上已全面超越普通民事案件,为创新主体提供了更加高效、公正的司法保障。通过优化审判流程、加强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兰州市有效解决了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中的技术事实查明难题,为案件审理提供了专业支持。
为提升科技竞争能力,兰州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面构建起激励创新、规范竞争、保障发展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兰州市与专业机构合作,聘任6名专利预审员作为技术调查官,进一步提升了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质量。这一举措不仅破除了专业壁垒,还为技术类案件的公正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兰州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了多起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涵盖植物新品种、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特别是在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中,通过调解结案并以支付许可费方式替代停止侵权及赔偿损失,真正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这一创新性做法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五批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为全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兰州市法院系统2024年审结了多起涉及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图书出版、计算机软件、动漫等领域的著作权纠纷案件。通过支持和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作品在商业领域的运用,兰州市在有效保护作品著作权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创新活力。针对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类型化、商业化维权案件,兰州市法院实行“首案标审,余案参审”的审理模式,在统一裁判思路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审判效率。
兰州市法院系统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突出“严保护”导向,加强对驰名商标、老字号的保护。通过建立诉调对接工作站,落实“协会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兰州市妥善审理了多起涉及本地商标的案件,有效化解了行业内的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同时,以护航“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体系打造为契机,兰州市积极探索构建涉地理标志、老字号、中医药的司法保护体系,为甘肃地理标志、老字号和中医药的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结
2024年,兰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2025年知识产权产业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提升审判质效、构建司法保护体系、覆盖新兴战略性产业、助力文化产业繁荣以及护航本地品牌发展,兰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展现了积极作为。未来,兰州市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更多知识产权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知识产权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