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评级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6年美国多元化工业及资本品制造业的行业展望为“中性”。技术与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支撑,但部分终端市场出现的周期性疲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一积极影响。惠誉预计,尽管面临关税及地缘政治风险等不利因素,该行业的财务表现仍将保持稳定。
更多制造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造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中信证券研报称,11月末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表面是流动性问题,本质是风险资产对于AI单一叙事过于依赖。在增量资金越来越多的以左侧稳健型资金为主的资金生态下,A股/港股未来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样出现“急跌慢涨”,对需要增配权益的投资者而言,当下风险的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我们依旧看好中国在全球有份额优势的行业对应的龙头企业,讲出“供应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的叙事,不断提升在全球的定价权,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化工、有色和新能源等。企业出海依旧是打开利润和市值空间的重要方式,A股从本国敞口的新兴市场定位向全球敞口的成熟市场定位过渡也依旧是时代特征,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创新药、电力设备等。站在高切低的视角来看,不拥挤的品种轮动(证券、保险、酒店、博彩、游戏等)也有望迎来配置机会。此外,AI 发展驱动存储涨价,此逻辑下相关厂商有望受益。
第十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于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出席并演讲。 谈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黄奇帆认为,在2040年以前,中国制造业的比重不要低于25%。他指出,曾经历经十年时间,制造业比重从40%迅速降到26%-27%,降了十几个点,有点脱实向虚,“十四五”期间稳住了,现在是27%。“我认为一直到2040年,都应该一直稳在25%,不要像美国制造业比重10%、欧洲12%。”(睿见)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