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51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五成公司利润增长,整体业绩表现出较强韧性。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营收利润增速进一步改善,业绩持续修复。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人工智能如何引领科技产业浪潮,并探讨其对经济的深远影响。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深化正在带动电子通信上下游产业维持高景气度。AI大模型技术的日益成熟,推动全球半导体周期向上修复。2024年,半导体行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2%,净利润同比增长13.2%;消费电子行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0%,净利润同比增长12.9%,均居各行业前列。国内“人工智能+”行动的持续推进,使得算力及终端应用需求快速增长。例如,AI算力龙头企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2.9%和28.5%,AI存储器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84.2%,智能穿戴领域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行业分析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还在传统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加速产业升级。例如,相关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8.3%和63.1%,显示出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显著优势。在交通运输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机场、航空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5.6%和69.3%,快递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7%和22.7%。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在智能调度、自动驾驶和物流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除了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人工智能还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崛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辆的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功能不断提升,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0.9%。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位。在工业金属领域,供给预期下降和下游消费电子需求增长带动铜、铝价格大涨,工业金属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0.6%。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上市公司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位。截至2024年底,超半数上市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上市公司中超八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八大行业。2024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6%。其中,研发强度大于10%的公司家数占比16.1%,科创板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这些数据表明,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修复,营业收入达到16.8万亿元,较2024年年报上升0.5个百分点;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增长3.6%,较年报上升5.9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有色金属、传媒、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增速靠前。人工智能在文娱消费领域的应用,如《哪吒2》引爆的潮玩、手办等消费,带动传媒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9.1%。同时,“两重”“两新”政策的扩围,使得高技术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些数据表明,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业绩修复和增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企业业绩的持续改善,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3472家沪深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66万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2024财年分红金额合计2.39万亿元,同比增长7.2%,沪深300股息率达到3.59%,均创历史新高。同时,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积极性也进一步提升,2024年共披露1470单回购计划,金额合计2123亿元,分别是2023年的2.1倍和1.5倍。这些数据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用于分红和回购,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总结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研发投入增长以及企业业绩修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显著。未来,人工智能将继续引领科技产业浪潮,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更多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