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白术行业政策分析:政策驱动药材及饮片质量分级标准

2025年白术行业政策分析:政策驱动药材及饮片质量分级标准

2025-06-03 16:20:0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白术作为 “浙八味” 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人们对中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立科学合理的白术质量分级标准成为保障中药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2025年,相关政策持续发力,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市场,在此背景下,对白术药材及饮片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白术研究的仪器与材料准备

  1.1 仪器设备

  研究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U3000 高效液相色谱仪来自美国 Thermo 公司,其配置包括四元梯度泵、在线真空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恒温柱温箱、DAD 检测器以及变色龙色谱数据工作站,能够精准分离和检测白术中的化学成分。CM - 5 型分光测色仪由日本柯尼卡美能达有限公司生产,用于测定白术的色度。此外,还有四川蜀牛玻璃仪器有限公司的挥发油提取器、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的 DFD - 700 电热恒温水浴锅、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的 KQ - 500DB 数控超声波清洗器,以及瑞典 METTLER TOLEDO 生产的 NT - xs105 电子分析天平(精度达 0.01mg)。

  1.2 试剂选择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白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试剂方面,白术内酯 I(纯度 99.99%,批号 110713 - 201814)、白术内酯 II(纯度 99.9%,批号 110732 - 201913)、白术内酯 III(纯度 99.9%,批号 110853 - 201805)均购自权威机构。HPLC 级甲醇来自美国 Tedia 公司,分析级甲醇、乙醇由广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纯净水则选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产品。

  二、白术质量研究的方法与结果呈现

  2.1 外观性状测定

  2.1.1 药材外观测定

  对白术药材进行外观性状测定时,采用四分法取样,每份样品随机挑选测定块根数不少于 10 个并取平均值,同时测定 1kg 块根数。块根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头部至尾部实际距离(分段测量后求和),尾部直径测量根末端两侧膨大间直径,测量精度达 0.01mm,单个块根重量测量精度为 0.01g。考虑到市场上对白术根茎形态的偏好,如 “蛙形”“鸡腿形”“如意状” 等被视为优质特征,研究增加了宽长比值(尾部直径 / 长度)指标,共 5 个外观性状量化指标。

  2.1.2 饮片外观测定

  对于白术饮片,同样采用四分法取样,每个批次测定一定数量饮片取平均值,并测定 100g 片数。长度和宽度分别用游标卡尺测量,测量精度为 0.01mm,单个饮片重量测量精度为 0.1g。

  2.2 浸出物测定

  取约 2g 供试品,精密称定后置于 250mL 锥形瓶,加入 60% 乙醇 50mL,按特定流程操作,最终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发现,有 2 批药材浸出物及对应的饮片浸出物不符合药典标准(浸出物 > 35.0%),具体批次为 BZYC - 09、BZYC - 19、SYP - 09、SYP - 19、FCYP - 09、FCYP - 19。进一步分析发现,仅麸炒白术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药材(P<0.05),推测与炮制辅料蜜麦麸炒制有关。

  2.3 色度测定

  使用 CM - 5 型分光测色仪测定白术药材和饮片色度,设定特定光源、观察角度、测量口径、波长范围等参数,采用 SCE 反射光模式。样品粉碎过 5 号筛后,取 2g 放入检测皿,重复测定 3 次取均数。根据公式计算总色值,结果显示白术在炮制过程中颜色逐渐加深,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

  2.5 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设定

  流动相为 0.1% 磷酸水(A)和乙腈(B),采用特定色谱柱,设定柱温 25℃,不同成分检测波长分别为白术内酯 I(λ=276nm),白术内酯 II、白术内酯 III(λ=220nm),苍术酮(λ=200nm),梯度洗脱时间如下表所示。

2025年白术行业政策分析:政策驱动药材及饮片质量分级标准

  2.5.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白术内酯 I、II、III 和苍术酮标准品适量,置于 25mL 容量瓶,用甲醇溶液定容,得到不同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5.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将测定用样品过三号筛,取白术粉末 1g,按特定步骤制备供试品溶液。

  2.5.4 方法学考察

  通过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考察,验证了 HPLC 方法用于同时测定白术中 4 种特征成分含量的可靠性,仪器精密度、样品稳定性及方法的重复性和加样回收均良好,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5.5 含量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仅白术内酯 I、白术内酯 III 和白术内酯 I、II、III 总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白术内酯 I 含量排序为生白术 > 麸炒白术 = 药材,白术内酯 III 排序为生白术 = 麸炒白术 > 药材,白术内酯 I、II、III 总含量排序为生白术 = 麸炒白术≥药材,说明白术内酯 I、白术内酯 III 和白术内酯 I、II、III 总含量在白术炮制后含量增加。

  2.6 药材与饮片分级标准研究

  2.6.1 药材分级标准研究

  对药材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长度和单个重量与挥发油含量、白术内酯总量和苍术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据此选择长度和单个重量进行药材分级,以挥发油含量、白术内酯总量和苍术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进一步测定不同等级药材中挥发油和白术内酯、苍术酮含量,发现二等品与三等品的挥发油含量均与一等品有差异(P<0.01),三个等级的苍术酮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将挥发油和苍术酮含量作为药材等级划分的定量指标。

  2.6.2 饮片分级标准研究

  对饮片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长度与挥发油含量、白术内酯总量和苍术酮含量呈正相关,选择长度进行饮片分级,以白术内酯总量和苍术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并增加挥发油含量测定。测定不同等级饮片中挥发油和白术内酯、苍术酮含量,发现生品和麸炒品两个等级间挥发油和苍术酮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将挥发油和苍术酮含量作为饮片等级划分的定量指标。

  三、白术质量分级研究的讨论与总结

  传统中药鉴别方法存在主观性强、难以量化等局限性,现代技术将主观描述转化为数值指标,提升了中药质量分级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结合白术药材根茎形态特征,选取多种外观性状指标对白术药材和饮片进行质量评价,同时探究了浸出物、挥发油和白术特征成分等内在质量指标。通过分析外在形态和内在质量指标的相关性,选择正相关指标建立了白术药材及饮片的质量分级标准。

  该研究实现了外在形态和内在质量的结合,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药材的需求,为中药商业流通和贸易提供了质量保障。但目前尚未对不同等级的药材与饮片进行药效学验证,后续将结合脾虚泄泻动物模型,进一步探究白术止泻效果差异,优化质量分级标准,建立外在形态、内在质量与生物活性相结合的更具说服力的质量分级标准,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更多白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白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