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11月8日,钒钛耐磨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攀枝花市盐边县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行业精英。此次大会聚焦于耐磨铸造产业的升级与创新研发,共同探讨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通过共享经验、共谋发展,寻求联合创新的机会。本文将深入分析耐磨铸造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行业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资源富集的产业“宝地”
《2025-2030年中国铸造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盐边县作为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辖区内已探明矿种48个,钒钛磁铁矿保有资源量54.24亿吨,是全国钒钛磁铁矿储量第一县,也是全国最大的钛原料供应基地。丰富的资源为耐磨铸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广阔的应用领域
耐磨材料及其耐磨件广泛应用于矿业、冶金、建材、电力、建筑、铁路、船舶、煤炭、化工和机械等多个行业,是重要装备的关键部件和易损件。随着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耐磨铸造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为耐磨铸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
近年来,盐边县坚持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加快建设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盯钒钛耐磨材料领域,积极引进美利林科技公司,投资建设20万吨耐磨材料项目;通过“以商招商”引进湖北娲石集团,联合投资建设60万吨氯化钛渣和30万吨高端耐磨材料项目,推动钒钛耐磨铸造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攀枝花市已建成盐边县百万吨级钒钛耐磨铸造产业园、仁和区百万吨级西南钒钛铸造产业园、钒钛高新区铸造功能产业园等三大铸造产业园,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为耐磨铸造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需求
尽管耐磨铸造产业在攀枝花市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耐磨铸造产品的需求。
(一)创新驱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在此次大会上,参会企业展示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这些创新成果为耐磨铸造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高端耐磨钢球等重大项目即将在攀枝花投产,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耐磨铸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合作机遇:项目签约与投资意向
会上,攀枝花市现场签约了多个项目,包括年产10万吨汽车零部件项目、年产3万吨铸造新材料项目、石墨复合自润滑材料及自润滑精密件生产基地项目、年产50万吨离心球墨铸管项目、年产8万吨耐磨钒钛铸件项目、400吨钛合金精铸熔模模壳生产线项目等。这些项目的签约,不仅为攀枝花市耐磨铸造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合作与投资的平台。
(一)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与服务保障
盐边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基础建设,强化用地、用料、用工、用能、用钱等保障,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投资机遇。通过健全领导包抓、项目保姆、招商大使、企业恳谈等制度,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诚邀全国各地的企业家选择盐边、投资盐边、扎根盐边。
(二)持续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耐磨铸造行业前景分析指出,耐磨铸造产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耐磨铸造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2025年,耐磨铸造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攀枝花市作为耐磨铸造产业的重要基地,通过举办钒钛耐磨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展示了其在资源、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未来,攀枝花市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耐磨铸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合作,耐磨铸造产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更大的突破,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更多铸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铸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