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文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景泰县以“丝路景秀,山水泰美”为定位,通过创新业态布局和资源整合,在2025年前半年交出亮眼成绩单:接待游客314.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3%和29.66%。这一数据折射出文旅市场在区域经济中的强劲驱动力,也揭示了景泰县以“文旅+”为核心的产业融合路径正在释放巨大潜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文旅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景泰县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构建起“东西南北中五大组团”的全域发展格局。从黄河石林的地质奇观到永泰古城的历史遗存,再到白墩子盐沼湿地的生态价值,多元旅游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文旅活动吸引6万余人次参与,带动线上线下消费近300万元,其中农特产品、非遗文创成为市场爆款。这种“主客共享”的模式不仅激活了本地经济活力,更凸显出文旅融合对消费升级的催化作用。
景泰县通过“赛事+文化+旅游”联动,打造特色IP活动矩阵。以“璟辰杯”篮球邀请赛为例,赛事期间设置农特产品展销和中医集市,将体育竞技转化为消费场景。同时,高山滑雪赛、元宵晚会等品牌活动持续引流,形成“节会经济”闭环。这种业态叠加策略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二次消费转化率,成为推动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9.66%的核心动力。
景泰县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构建“文旅+农业”“文旅+影视”等融合模式。例如,条山梨、龙湾苹果等农特产品通过节庆展销实现品牌增值;永泰古城作为影视基地吸引剧组入驻,推动文化传播与产业联动。此外,开发徒步观光、民宿体验等新业态,满足游客对深度游的需求,进一步释放“中华之最”景电工程、石窟艺术等资源的IP价值。
2025年景泰县持续强化“文旅活县”战略,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配套、加强市场监管等方式夯实发展根基。数据显示,上半年旅游人次与收入双增长的背后,是政策引导下市场供给端的提质增效——既有4A级景区的标杆引领,也有乡村民宿等小微业态的补充。未来计划拓展“文旅+研学”“文旅+康养”,形成多层次消费场景。
景泰模式对区域文旅发展的启示
景泰县以资源禀赋为基底、市场需求为导向,在2025年交出的数据答卷中,清晰勾勒了文旅融合的三大逻辑:一是通过差异化定位强化品牌辨识度;二是借助节庆活动激发市场活力;三是依托政策创新构建可持续生态。其经验表明,在文旅消费升级趋势下,县域经济可通过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将“诗和远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动能。随着全域旅游环线逐步完善,景泰正从西北腹地走向全国文旅版图的新兴坐标点。
更多文旅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文旅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