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钢材因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是现代工业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钢材在建筑领域市场占比最多,近年来在船舶和家电等各个领域使用率也逐渐提高。以下是2025年钢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内行业产量
近年来,中国钢材产量持续攀升,呈现出显著的扩大趋势。自2017年以来,中国钢材产量显著增长,到2024年钢材产量已接近14亿吨,较2017年增长了三分之一。进入2025年后,全国钢材产量更是再创新高,1-6月产量达到73438万吨,同比增长4.6%。《2025-2030年中国钢材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预计未来若不加以控制,2025年全国钢材产量有望突破14亿吨,相较于2017年增长35%左右。
(二)行业市场需求结构
钢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传统驱动力的减弱与新兴动能的崛起,正在重塑钢材需求的版图。建筑业作为曾经的最大消费领域,其用钢需求增速已明显放缓。城市轨道交通、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部分区域趋于饱和,导致螺纹钢、线材等建筑用钢的市场空间逐步收窄。制造业的高端化转型催生了特殊钢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汽车行业轻量化趋势推动高强度汽车用钢需求攀升,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对高温合金、高性能合金钢的需求日益旺盛。这种结构性转变促使企业加速产品升级。
(一)行业市场规模
钢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到当前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房地产需求萎缩的压力,但新能源基建、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需求带来结构性机遇。2024年中国钢材市场规模达8.5万亿元,预计2025年达8.6万亿,其中高端钢材市场规模2024年为2万亿元,占比24%,2025年预计达2.2万亿,占比提升至25.5%。
(二)市场行情疲软下行
今年上半年,因为钢材市场供应压力过大,钢铁企业内卷加剧,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施压,产生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所有这些,都使得钢材市场参与者信心不足,库存意愿缺失,卖压氛围浓郁,压迫全国钢材市场行情疲软下行。据钢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数据显示,截至到2025年6月30日,全国钢材平均价格为每吨3430元,比今年初(1月2日)下降7.4%;同期上海螺纹钢主力合约收盘价格大约下跌了23%。
(一)行业区域分布
中国钢材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特点,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是主要生产基地,同时钢材产品通过港口运输至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钢材产业链上游包括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供应,中游为钢材生产加工,下游则涵盖建筑、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
(二)行业未来趋势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钢铁行业正在加速向低碳、绿色制造转型。例如,使用氢气代替传统的煤炭炼钢技术(氢基炼钢技术)正在成为业界的重要趋势。钢铁企业还在积极提升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和政策规定。钢铁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系统的引入将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为钢铁行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优化空间,这将使得钢铁产品更加高效、精确和环保。
更多钢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钢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