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玉米收割机行业在政策精准扶持与技术迭代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与地方层面的补贴政策持续发力,推动玉米收割机向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装备支撑。以下是2025年玉米收割机行业政策分析。
政策体系从购置补贴、报废更新、智能升级多维度发力,构建起 “稳需求、促迭代、提能级” 的发展支撑网,直接激活玉米收割机市场活力。从产业链来看,玉米联合收割机行业上游是指原材料及零部件,原材料主要包括钢铁、橡胶、有色金属、塑料等;零部件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部件、收割部件、液压系统部件等。中游是指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生产制造,该环节的企业负责将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最终制成符合下游需求的产品。下游是指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应用领域,即玉米农作物的收割。现从三大方面来分析2025年玉米收割机行业政策。
购置补贴精准倾斜。2025 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预计达 280 亿元,较 2022 年增长 40%,其中玉米收割机相关补贴占比持续提升。地方层面更推出差异化政策,通渭县实行 “双补” 机制,购机农户可同时享受省级与县级等额补贴,单台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最高可省近 40% 费用;延吉市将玉米收割机补贴比例提至 30%,单机补贴上限达 5 万元。
报废更新加速迭代。玉米收割机被纳入扩大后的 15 类报废补贴范围,报废并更新同类型机具可享最高 3 万元补贴,2025 年预计报废老旧玉米收割机超 3 万台,淘汰率较上年提升 25%。通渭县 2024 年已完成 723 台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推动节能环保型玉米收割机普及。
智能升级专项扶持。智慧农机补贴比例提升至 40% 以上,重点覆盖智能玉米收割机,中央预算内投入超 50 亿元用于研发。在 500 个智慧农业示范县中,智能玉米收割机应用覆盖率已达 25%,政策驱动下行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8%。
智能技术广泛渗透。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智能割台调节等技术成为主流玉米收割机标配,山东省 2023 年智能玉米收割机销量达 2400 台,占全国总量的 31%,较 2021 年增长近 3 倍。2025 款玉米收割机搭载 IPMS 智能功率管理系统,单机节油 15%,年省油费超 5000 元。
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智能化玉米收割机作业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 30%,卸粮速度最高达 130L/s,满载粮箱卸除用时不足 2 分钟。通过喂入量检测实现智能调节,当喂入量从 6kg/s 上升至 10kg/s 时,脱粒间隙可自动调整,籽粒破碎率显著降低,主动高效清选技术使籽粒损失率降低 75% 以上,相当于增收 20 亩玉米产量。
绿色技术开辟新赛道。新能源电动玉米收割机进入试点应用阶段,在平原地区表现出低成本、环保优势。江苏镇江 1-7 月智能农机装备规上企业开票销售 138.6 亿元,同比增长 31.5%,其联合开发的智能玉米收割机等装备中 13 项达国际领先水平。
区域需求结构化分布。东北、黄淮海和西北三大主产区玉米收割机需求合计占比超 75%,东北地区偏好大马力智能机型,其大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年均增长 12.4%;丘陵山区则以中小型机型为主,通渭县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因适配地形备受青睐。
市场规模稳步扩张。2023年我国玉米收割机市场规模已达1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6.5%左右,《2025-2030年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预计2025年突破145亿元。社会保有量同步增长,2023年达42.8万台,较2018年增长34.2%,2025年将突破50万台。
细分赛道多点增长。茎穗兼收型玉米收割机因适配养殖业需求销量稳步增长,鲜食玉米收获机国产份额持续提升。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主导,2023 年其智能玉米收割机产品在市场中占比超 60%,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玉米收割机行业的增长是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协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在政策深化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玉米收割机行业将持续向高效、智能、绿色方向演进,为粮食安全提供更坚实的装备保障。
更多玉米收割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玉米收割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