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厨卫电器行业分析报告 >> 2007年电磁炉市场分析

2007年电磁炉市场分析

2008-03-19 15:17: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06年底,大部分电磁炉企业都积压了大量库存,总计约有600万台。”广东东莞市金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活电器部项目经理邱明勇告诉《电器》记者,“2007年,电磁炉行业就像进入了蛰伏期,销售情况始终难以好转。不仅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市场井喷’,反而面临消化大量库存产品的压力。”
    2005年,电磁炉顶着“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等众多光环一路高歌猛进,被视作能够“引领厨房烹饪改革的产品”,并被预言在今后几年内将出现大规模井喷。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东莞苏泊尔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福明透露,2007年电磁炉市场约有3000万台的销量。市场的平淡本不在电磁炉企业们预料当中,面对《电器》记者的采访,企业们普遍将引起市场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市场秩序混乱”。

    企业数量庞大

    在谈到“市场秩序混乱”时,很多电磁炉企业负责人都表示,生产企业数量庞大、鱼龙混杂是首要原因。

    邱明勇说:“2005年电磁炉市场的繁荣及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大批企业加入,由于进入门坎较低,其中不乏大批资金实力弱且技术实力较差的企业。企业数量最高时曾达1000多家。庞大的企业规模对市场购买能力的透支,从2006年电磁炉市场的骤然降温就可以看出来了。”

    投资者盲目涌入后,一方面由于部分投机企业生产的电磁炉质量低劣,使用寿命短且存在安全隐患,使消费者对电磁炉的信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电磁炉供需失衡。

    直到2007年上半年,电磁炉的销售情况仍未有明显好转。“2007年1~7月,市场销量同比约有7%~8%的下滑。”杨福明说,“进入下半年以后,随着企业的共同发力引导,这一状况有所改变。预计2008年电磁炉市场能保持平缓增长,总容量约在3000万~3200万台。”

    面对电磁炉产能过剩,供应量与市场需求脱节,产品滞销的局面,不少电磁炉企业开始通过降价来争夺市场。尤其是进入2007年,在电磁炉微晶面板的价格实现下调之后,以格兰仕、龙的为首的部分电磁炉企业开始了一轮“价格战”。而正是这一轮价格战,使一批原本就因产品滞销而徘徊在退市边缘的电磁炉企业完全失去了生存能力,也使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得以提高。邱明勇说,2007年,电磁炉行业的洗牌规模较大,仅10月份就有20%的企业被淘汰。根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的监测数据,2007年10月电磁炉前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6.69%,前五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33%,同比分别增长2.9和6.58个百分点。

    “上一轮的洗牌基本已经结束,但目前由于行业相关标准仍不健全,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整体市场仍显得不够规范。”尚朋堂电磁炉市场部李鹏说,“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洗牌还将是电磁炉市场的主题。这也代表电磁炉市场的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行业走向成熟。”

    “目前电磁炉企业的数目仍高达700~800家。”邱明勇满怀憧憬地说:“如果电磁炉企业的数量能控制在300~400家左右,那每个企业都能活得比较滋润。”

    市场仍待培育

    反思2005年传出的“电磁炉将取代燃气灶”的声音,在汲取了市场现实的教训之后,企业开始回归理性,重新审视电磁炉市场的需求。

    “毫无疑问,电磁炉是代表着厨房灶具未来发展方向的,也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但燃气灶作为我国家庭多年来的烹饪工具,在短期内不会被替代。”李鹏说。

    九阳电磁炉产品经理张天也表示,电磁炉目前的市场策略应放在发挥自身“节能”、“环保”的特点上,发挥与燃气灶差异化的优势,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非盲目地扩张市场。

    在近几年基本完成了对一二级市场渠道的开拓之后,三四级市场的开发也被电磁炉企业提上日程。据张天透露,东北、华中和华东的一二级市场一直是九阳电磁炉的重要战略市场,进入2007年之后,在巩固城市市场的同时,九阳开始加大对三四级市场的开发。

    “目前电磁炉在一二级市场的发展速度趋缓,预计今后几年的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但随着乡镇地区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三四级市场有望成为未来几年电磁炉主要的增长点。”邱明勇说。

    “目前很多低价格、质量较差的杂牌电磁炉占据了三四级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大型电磁炉企业目前都已发现了这一市场蕴涵的巨大潜力,也开始围绕县乡级市场进行渠道拓展。”李鹏告诉记者,前两年电磁炉市场的火热使一二级市场趋向饱和,三四级市场的培育将是今后几年电磁炉企业的重点任务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小型品牌对三四级市场的开发为大型品牌的进入做足了铺垫。”杨福明告诉记者,目前三四级市场的电磁炉普及率增长较快,苏泊尔也正在计划开拓这一市场。

    行业标准缺失

    李鹏告诉《电器》记者,在现存的电磁炉品牌中,仅有几十家实力较强的企业,还存在大批“打擦边球”的作坊式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有的甚至没有生产许可证,且不说产品性能低下,就连产品安全都不能保证。他说:“说到原因,电磁炉市场目前鱼龙混杂的状况主要归结于行业标准的缺失。”

    据了解,在产品性能方面,电磁炉所执行的是QB/T1236-91,对电磁炉的热效率、噪声和节能等指标做出了规定,但由于是推荐性标准,对各企业执行的规范约束力度也有限。在安全性能方面,电磁炉还需要执行家电安全性的国家标准,包括通用要求GB4706.1-1998和针对电磁炉的要求GB4706.29-1992。

    业内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由于缺少强制性的行业标准,给很多杂牌企业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使得行业中存在企业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不少技术落后的小厂家依然得以生存。部分质量低劣、价格便宜的产品在市场流通,一方面扰乱了市场正规的价格体系,一方面也容易打击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和信心。

    2007年11月14日,众电磁炉企业盼望的《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国家标准终于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家用电磁灶的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单个加热单元的额定功率700~2800W电磁灶,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单元的电磁灶,不适用于商用电磁灶、工频电磁灶和凹灶。据了解,美的、苏泊尔、九阳等主要电磁炉企业参与这个标准的制定。

    对于该标准,业内很多企业都抱以很大期望,希望通过标准的实施,使电磁炉市场更加规范化。

    “电磁炉执行能效标准,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时了解更多产品信息,也能引导消费者购买品质较好的产品。”李鹏说。

    李鹏还向《电器》记者表示,面板作为电磁炉的重要部件,又关系着电磁炉产品安全系数,也应针对面板质量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

    期待行业破冰

    在2007年电磁炉市场未有明显起色的背景下,仍有企业不断进入。金业电子科技公司则是这些“疯狂企业”中的一员。邱明勇介绍说:“公司以前主要生产收音机、MP3等产品。2007年是我们第一年生产电磁炉,产量约有20万台,2008年还将继续扩大产量,预计有50万台。”

    在市场出现下滑的背景下选择扩产,似乎有些疯狂。对此,邱明勇解释说:“从2006年底开始,电磁炉市场进入‘冰河期’,销量增长几乎停滞,但这是由于电磁炉产能过剩、市场缺乏有序竞争、行业标准缺失等原因造成,加之前两年市场的兴旺透支了部分消费能力所致,并不能由此判定电磁炉行业的明天是灰色的。”

    杨福明也对《电器》记者说,苏泊尔在2007年电磁炉市场整体平淡的背景下,仍取得了40%的销量增长。“通过2007年的品牌整合,2008年的市场会更加规范,品牌集中度也会继续提高。”

    美的电磁炉有关负责人邓翔飞则认为,尽管电磁炉市场整体平淡,但大型电磁炉企业并未受太大影响,仍保持着稳步的增长。2007年美的电磁炉的销量仍实现了20%的增长。

    李鹏认为,电磁炉市场的疲软是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2007年陶瓷面板的价格上升导致产品成本上升,部分质量低劣的电磁炉产品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这些导致电磁炉市场疲软的原因都是暂时的,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电磁炉市场未来也将在提升了品牌集中度之后,步入稳定的发展期。”

更多电磁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磁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