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 广西融水山区农业机械化获得突破

广西融水山区农业机械化获得突破

2010-11-25 14:16: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广西农机下乡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广大农村农业机械普及率和机械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经过农机部门的不断实践和探索,融水县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一、农业机械装备迅速增长

  据统计,自2006年首台国家补贴高性能水稻联合收割机落户融水县以来,该县新增国家补贴购置农业机械7767台,其中:耕整机及小型拖拉机5030台;大中型拖拉机26台;插秧机192台;收割机(含斜挂式割晒机)278台;甘蔗中耕培土机44台;动力打谷机1467台;其它机械730台。农业机械装备量增长迅速。在装备结构上,水稻和甘蔗等主要作物的重要生产环节,如耕作、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均配备了专用的农业机械,为普及水稻、甘蔗生产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融水县是国定贫困县,是全国成立最早的苗族自治县,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所辖20个乡(镇)中有17个在山区,素有“大苗山”之称。随着劳务输出的不断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逐年增多,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就如何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解决劳动力不足,提高工作效率问题,农机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并在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进行大胆的实践。

  (一)大力推广耕作机械,提高耕作机械化水平。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数量的增加,在广大农村劳动力明显减少,解放各家各户饲养耕牛的劳动力势在必行。多年来,农机部门深入宣传推广耕作机械化技术,一些先进适用的小型耕机械及技术倍受群众青睐,农业机械正逐渐取代耕牛成为新的耕作工具。

  1、2008年11月27日,柳州市农机局局长陈宏深入融水县四荣乡东田村田头苗寨开展农机化工作调研,向群众宣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并对小型机械在山区作业的适用性、普及程度进行分析。陈局长指出,要结合山区的实际引进推广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发展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2009年4月18日,县农机局组织农机监理站、农机推广站、农机校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四荣乡东田村田头屯举办四荣乡春耕生产农机技术培训会,现场培训耕整机、拖拉机操作、维护技术和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机手、群众100多人参加培训,其中农机操作手53人。

  3、2010年4月17日,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组织在汪洞乡腾合村举办的全县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培训、演示会,汪洞乡及周边的乡(镇)有关领导、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村“两委”干部和腾合村群众共300多人参加会议。市农机局副局长陈德谦到会指导。会议组织不同农机生产、经销企业的多款微耕机进行旱田、水田现场耕作演示,让群众亲身感受小型农机的先进性、适用性,进而广泛宣传推广,提高利用率、普及率。

  2007年8月,笔者在四荣乡四合村板榄屯耳闻目睹“小铁牛”闹“双抢”的热闹景象:一片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有在田间耙田作业的;有夫妻2人正抬着从已耕好的田块到另一块田的;有在小河中洗车、保养的……。此情此景,让人真正领悟“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深刻内涵,山区一样能发展农业机械化。该屯距乡政府约8公里,距融水县城32公里,是个典型的小山寨。据调查,板榄屯共30户人家,2007年拥有“小铁牛”(微耕机)16台,多功能拖拉机2台,而传统耕作方式的畜力只有2头耕牛和2匹马。板榄屯正是山区乡(镇)耕机械化的缩影。

  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止,全县耕作机械拥有量为:微耕机6300台;手扶拖拉机1085台;大中拖50台。2009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0.1万亩,水稻生产耕作机械化水平为71.3%,与2007年相比增长69.8%。

    (二)引进、示范、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及机收技术。

  1、1999年,县农机局购置全县第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桂联牌全喂入式),县农机局局长龙克坚带领农机技术人员深入融水镇开展机收作业,积极宣传推广机收技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之后的几年间,该机先后到合浦、宾阳、武宣、柳州沙塘等地开展跨区域机收作业。

  2、2006年,首台国家补贴高性能水稻联合收割机(太湖牌半喂入式)落户融水,并积极投入平原区和睦、永乐、融水三乡(镇)开展水稻机收作业服务,群众逐渐认可并接受机收技术。当年夏收期间,该机完成机收面积1080亩,收入8万多元。2006年末,该县水稻联合收割机拥有量为20台,当年机收面积8100亩。2008年夏收、秋收期间,该机先后投入到贵州、四川,钦州、贵港、东兴跨区机收作业和在本县机收作业,共完成机收面积2200亩,机收收入16万多元。驾驶员吴仕明被表彰为全区“十佳机收作业能手”,是融水县首位区级农机作业能手,也是柳州市2008年唯一获此殊荣的农机手。

  3、2009年8月2日—3日,县农机局组织在融水镇举行科丰割晒机操作技能培训会。来自全县各乡(镇)有意向购买科丰机械的农户代表和农机管理员共80多人参加培训活动。在培训会之后,农机局组织农机干部和厂方技术员深入各乡(镇)开展现场培训。

  1999年以来,市、县农机部门在融水县举办水稻机收作业现场会、收割机宣传展示会26场,操作技术培训会46场,培训机收作业人员500多人次,印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149台,斜挂式收割机(割晒机)219台,机动脱粒机5214台。2009年完成机收面积4.35万亩。

  (三)引进、推广机械插秧技术,逐步改变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插田的状况。

  1、2007年,县农机局首次引进水稻插秧机,并于4月19日在融水镇红色村召开融水县首次机械插秧现场会,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娜玲,市农机化管理局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县作风效能办、财政局、农业局有关领导,各农业大乡(镇)分管领导、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农机管理员、农机大户,县农机局干部职工和群众共500多人观摩会议。会议现场发放财政补贴机具4台,其中手扶步进式插秧机2台,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2台。

  2、2008年,县农机局在融水镇西廓村刘公寨屯实施水稻机械插秧示范项目,于4月20日召开机插现场会,有关乡(镇)分管领导、农机管理员、插秧机机主,县农机局领导及有关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县人大副主任何来源出席此次会议。

  3、2009年5月26日,县农机局组织在四荣乡东田村田头屯举行机械插秧现场会。在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下,机手驾机插田,一块0.8亩的稻田,用15分钟就轻松插完,工作效率和效果让现场围观群众满意。在田头屯实施机械插秧,是融水县山区乡(镇)机械插秧“零”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4、2010年3月29日—31日,县基层办、农机局组织在县委党校举办自治县2010年培养农机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班,123名农机科技致富带头人参加机械插秧技术培训。县农机局局长肖绍福在会上就培养农机科技致富带头人活动进行具体部署和培训,副县长吴兵培作重要讲话。

  自2007年以来,县农机部门组织举办机插育秧、插秧机操作技术培训、机插现场会20场,培训插秧机操作手200多人。推广插秧机192台。2010年秧完成机械插秧面积0.9万亩。

  (四)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1、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更多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农业机械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