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基础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 前景不容乐观,零部件企业洗牌在即

前景不容乐观,零部件企业洗牌在即

2011-05-03 09:12: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今年汽车行业的增速将会下滑,而受整个车市形势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会出现兼并重组的趋势。

    1、车市遭遇“急刹车”

    我国2010年汽车产销双超1800万辆,同比增幅高达32%。随着汽车产销量的迅速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11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2万亿元,2010年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预计超过1.6万亿元。

    “2011年将面临着一系列负面政策风险,比如2.5%车购税、以旧换新优惠政策退出、北京限牌及对其它城市的强大示范效应、油价变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等。从政策角度讲,2011年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作用。”在2011亚市季度信息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对记者表示。

    徐长明认为,对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来讲,今年仍然是严峻考验,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40~50%的增长速度,很多决策都是按这样的趋势制定的。现在是做出调整的时候了。

    亚太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预测,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本来预计能保持11%的增长,但受日本地震干扰,能保持8%~10%的增长就不错了。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显示,汽车产销增速将大幅回落,汽车行业将回归常态运行。发布的指数报告表明: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显露下行的迹象;汽车行业企业家对第一季度行业状况满意度较低,对未来预期较为悲观;从企业家的调查结果来看,企业家信心指数明显下降,对下个季度的预期较为悲观。

    “一系列因素导致车市徘徊观望气氛浓厚,零部件企业将随着整个汽车市场的变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北京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2、国际竞争力仍较弱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据了解,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大多做非核心部件,比如空调、玻璃、蓄电池、座椅等,技术含量更高的部分,比如安全气囊、变速箱、电子控制系统等,则交由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来做。

    山东金麒麟集团总经理助理高书峰此前曾对记者表示,“我们以往都觉得国内劳动力比较廉价,但是我们现在跟国外一些同行比起来发现劳动力不是非常廉价。同样的一台设备,在奥地利、美国、日本一个工人就能看四五台机子,国内需要两人看一台机子,员工素质不一样。单纯靠廉价劳动力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不可行的。”

    北京金科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曹洪生此前曾对本报介绍,目前欧盟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摩擦材料政策,禁止摩擦材料中使用石棉,并规定了有色重金属的使用量。因为摩擦材料会产生磨损,会有粉尘,一部分被人体吸收和落入大地,通过雨水冲击会流入到江河湖海,对地表水产生一定的污染。

    徐长明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第三届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随着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自主零部件成本优势正在受到削弱,外资零部件企业靠规模优势和研发本土化形成明显的成本相对优势;

    节能环保等标准提高与法规变严,给自主零部件带来技术与成本的双重压力;模块化生产与同步开发的普及给自主零部件带来越来越高的技术壁垒。

3、零部件业需要做强做大

    但徐长明同时指出,国内整车市彻有十几年的发展空间,这将带动零部件的发展。首先,2020年之前,国内乘用车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增长率相当于GDP增长率的1.5倍左右,为自主品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第二,汽车出口仍将保持较好的长期发展趋势,这将带来国际市锄遇。第三,未来市场向二三线城市加速转移,特别是三线城市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业内人士指出,在车市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些有限的机遇必将成为整车企业争抢的蛋糕,而实力较强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比较明显。

    徐长明认为,没有强大的自主零部件企业就没有强大的整车企业。要清楚强势的自主整车必须匹配强势的自主零部件,要先做大,再做强。

    作为几大集团公司的零部件企业,一定要发挥集团公司的整体力量,采取包括加大研发投入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壮大零部件企业。

    日前,中航工业汽车、北京亦庄国际正式联合收购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该公司中国总部同时在北京落户。这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也是中美之间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并购。

    “此次收购表明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整合与洗牌已经开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全球的零部件市场都已经充分竞争,但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未来五年内中国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洗牌步伐也会加快。

更多零部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零部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