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粮油行业分析报告 >> 短期稻米需求分析

短期稻米需求分析

2013-09-13 11:46:5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进入9月份以来,随着全国气温普遍下降,大专院校陆续开学以及中秋、国庆节日的日益临近,大米进入备货阶段,部分销区市场经销商采购意愿较前期增加,预计短期内大米市场需求有望被拉动。

  政策收购结束后早稻价或跌

  9月初,2013年产早稻收购已进入尾声。粮油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统计显示,截至8月25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省累计收购新产早稻704.1万吨,同比增加68.6万吨,增幅为10.8%。

  临近政策性收购期结束,收购进度也逐渐放缓。据5日收购量统计显示,在收购初期,5日收购量高达186.8万吨,而在8月20日~25日期间,早籼稻的收购量仅为42.3万吨。

  从收购价来看,由于目前各地早稻收购主体以国有粮库为主,因此收购价基本保持在最低收购价1.32元/斤左右,但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结束,后期早籼稻价格有下跌风险。

  首先,国有粮库库容有限,市场收购主体将发生变化。监测显示,在两大主产省江西、湖南,今年早稻收购量较大,库容已基本收满。江西省粮食部门数据显示,该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实际可装稻谷总仓容150亿斤。前期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食74亿斤,目前已收购早稻71亿斤,剔除部分老旧仓容,基本已无空余,早稻市场收购主体将转向民营加工或购销企业。

  其次,新陈稻价差较大,民营企业对后市持谨慎态度。去年以来,国内籼米市场持续疲软,加工企业经营难度较往年增加,对后市所持态度也较为谨慎,主动收购意愿较低。部分加工企业因加工需要须采购早稻,但收购价格均比国有粮库略低。在收购期间,有国有粮库作为参照,若价格相差较大则收粮困难,而收购期结束后,随着收购主体发生改变,企业有可能根据市场购销状况对收购价格进行调整。

  最后,进口大米对国内籼米市场的影响持续存在。国内籼米市场疲软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即进口大米对国内市场的冲击。2013年1~7月,国内进口大米总量仍较上年增加。后期若价差持续高企,则进口大米将继续影响国内籼米市场。

  预计9月南方粳稻有上涨可能

  过去一周,国内粳稻市场价格总体平稳。监测显示,目前建三江地区标准水分圆粒稻谷收购价为1.48元/斤左右,大米出厂价为2.05元/斤;哈尔滨地区标准水分长粒稻谷收购价为1.63~1.65元/斤。吉林松原地区标准水分、出米率70%的稻谷收购价为1.51元/斤,超级稻收购价为1.61元/斤;梅河口地区标准水分、出米率68%的稻谷收购价为1.50元/斤,超级稻收购价为1.60元/斤。江苏北部地区水分15%~16%、出米率72%的优质粳稻进厂价为1.52~1.53元/斤,大米出厂价为2.05~2.07元/斤,均与前一周持平。

  总体来看,南方粳稻市场价格走势比东北地区略强,后期预计南方粳稻市场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首先,前期两地粳稻米市场价差较大。在2010年7月,销区市场东北大米与江苏大米的价差为180元/吨,今年4、5月份两者价差曾达到720元/吨,近期两者价差回调到400元/吨左右。东北大米价格高企,凸显了苏皖地区大米的价格优势。近1个多月以来,价差回调形式基本以南方大米价格上涨为主。

  其次,流通粮源均降低,但东北地区稻谷储备库存充足。距离新产粳稻上市还有1个多月时间,南北粳稻市场流通量均较为有限,但去年国家在东北收购了部分粳稻,截至目前尚未释放,因此后期东北地区价格下跌的压力仍较大。

  南方地区粳稻市场相对偏紧,且当前东北与南方地区的稻谷价差相差已不大,若从北方调运稻谷至南方,稻谷价格将明显提高,在南方市场的竞争力也较差。

  第三,节日将拉动大米市场需求,南方粳稻米或先受益。随着节日效应的提振,经销商进入备货期,大米市场需求被拉动的预期不断增加。而目前,南方粳米价格仍低于东北大米市场价格。因此,预计南方大米市场销售情况将比东北大米相对乐观。

  节日效应将拉动大米消费需求

  过去一周,销区市场大米价格总体仍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小幅上扬。监测显示,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为4420~4540元/吨,长粒大米4850元/吨左右,与前一周基本持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4500~4580元/吨,东北大米4840~49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4150~4250元/吨;杭州市场黑龙江产长粒大米5600元/吨左右,黑龙江产圆粒大米480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4400元/吨左右,安徽产粳米4300元/吨左右,安徽产晚籼米3720元/吨左右,比前一周上涨60元/吨;福州市场普通江苏粳米4560元/吨,上涨50元/吨,普通东北米5160元/吨左右,普通晚籼米3900元/吨左右;广州市场东北米4900元/吨左右,普通早籼米3720~3820元/吨,普通晚籼米3900~4010元/吨,均保持稳定。

  分品种来看,由于南方粳米价格比北方粳米更具优势,市场销量和价格均有提高空间;前期进口大米价格上涨抑制了部分对籼米的替代量,且当前米厂加工的大米成本基本与最低收购价相当,致使近期籼米市场价格有所上扬。

  进入9月,随着全国气温普遍下降,大专院校陆续开学以及中秋、国庆节日的日益临近,大米进入备货阶段,部分销区市场经销商采购意愿较前期增加,预计短期内大米市场需求有望被拉动。

  预计中晚稻托市预案将启动

  今年我国中晚稻产区遭遇南旱北涝的不利天气。近期虽然灾情有所缓解,但预计仍将对今年中晚稻产量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3年全国晚稻播种面积为627万公顷,较上年减少8.3万公顷,减幅1.3%;预计晚稻单产为5.582吨/公顷,比上年降低0.3吨/公顷,减幅为5.1%;预计总产为3500万吨,比上年减少237.5万吨,降幅为6.4%。

  2013年全国中稻播种面积为183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5.1万公顷,增幅为1.9%;预计中稻单产为7.485吨/公顷,比上年增加0.072吨/公顷,增幅为1%;预计总产为1.375亿吨,同比增加393万吨,增幅为2.9%。由于统计数据中包括东北粳稻和南方中籼稻,而今年黑龙江稻谷面积增加较多,产量预计增加,因此抵消了部分中籼稻产量的下降。

  目前,南方籼稻产区已有少量中籼稻上市,中晚籼稻产区稻谷长势正常,9月下旬10月上旬新季中晚籼稻将大量上市。从价格来看,湖北新产中籼稻收购价为1.25~1.30元/斤,略高于陈稻价格,湖南、江西两省中晚籼稻价格为1.22~1.27元/斤,优质稻价格仅为1.32~1.34元/斤,均低于最低收购价。

  由于籼稻米市场行情持续疲软,各市场主体对于后市的判断较为谨慎,预计今年南方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预案的可能性极大,且收购主体预计仍以国有企业为主。

更多稻米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稻米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