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的需求来源ATM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ATM存量的替代和新的增长。ATM使用年限一般为8年,8年后须更换新机,即平均每年12.5%的换机率。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41.56万台联网ATM,每年光旧机换新数量即超过5万台。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大城市现在的ATM保有量已经较高,但在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这一数值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家在“三农”、“城镇化”等方面政策的实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银行继续新设网点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增设网点的计划不会受影响,需求仍在不断提升。
电子化货币对ATM等现金处理设备的冲击电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增长对消费者的现金使用习惯已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即使是在北美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金融电子化的普及、现金支票等非纸钞的广泛使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其人均ATM保有量仍远高于中国,因此即使现金使用习惯有所改变,我国ATM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另外,国人的现金消费习惯由来已久,这甚至植根于受汉文化影响的整个东方文化,包括经济发达的日本,其ATM保有量也非常之高。行业专家预测这种现金消费习惯在短期内不会轻易改变。
阅读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ATM自动柜员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另外,即便目前货币电子化突飞猛进,但其用户仍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对于消费习惯早已形成的中老年,无论是对电子产品的操作熟练程度还是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改变。
ATM功能创新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从ATM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的ATM已经逐渐从过去的取款或者存取款一体,转向全功能的柜员功能。例如新达通现在主推产品之一——VTM(虚拟柜员机),就可以完成很多过去由银行职员才能完成的业务,包括开户、个人信息填报修改、各类协议签订、理财、商旅产品购买等。随着ATM可以办理的业务越来越多,ATM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现金处理功能,而是将银行的基础服务业务、各类零售业务、金融理财乃至机票火车票预订出票、酒店预订等电子商务功能全部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便利,也为银行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不仅如此,位于银行网点内的ATM既能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又有着家用互联网终端不可比拟的安全和便捷优势。ATM对人力的替代才刚刚开始,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更多ATM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ATM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