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鲜奶收购价持续下跌原因分析

我国鲜奶收购价持续下跌原因分析

2014-10-21 14:17:41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到,“春节前后是4.1元/公斤,随后每公斤逐月下跌0.2元~0.3元,目前单价是2.6元。”昨日,青岛莱西的一位李姓奶牛养殖散户向记者讲述他的烦恼,每公斤鲜奶单价是2.6元,饲料成本则是2.9元,这还不包括电费等其他开支。

  该散户面临的处境并非个案,当地与乳企签署购销协议的养殖小区日前也在为过山车般的奶价而苦恼。蒙牛8月份在莱西当地的鲜奶收购价低至3.5元/公斤,经过奶户们奔走呼吁,终于答应在8月份的基础上每公斤提高0.4元,尽管这样,仍然低于雀巢、伊利在当地的收购价。

  山东奶业协会秘书长张志民告诉记者,目前原奶拒收、压级、压价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地方的奶价最低已到1.5元/公斤,鲜奶居然比市面上的水便宜,价格严重违背价值,转产、卖牛、奶站关闭的现象开始蔓延。”

  他对此分析称,进口奶粉仅仅是个导火索,背后暴露出来的还是产业基础的脆弱,以及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不合理。“这轮调整迟早会来,早来比晚来好,这样可以逼着养殖户调整牛群结构,淘汰老弱病残的奶牛,与下游乳企共渡难关。”

  “奶荒”变“过剩”

  并非只是山东的形势严峻,西部地区也没有摆脱大环境的影响。

  日前有报道称,青海部分奶户鲜奶价格跌至2元/公斤,因为部分企业限收、拒收而无奈倒奶。

  10月8日,青海省农牧厅畜牧业处就此发了一封《致全省奶牛养殖户的公开信》,信中称:“根据近期对青海组织开展的散奶质量安全状况的调查情况来看:部分散养户生产条件、动物防疫条件落后,手工挤奶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无法规避,加之缺少制冷储奶罐等设施设备,生鲜乳无法在短时间内冷却到0℃~4℃,使原奶滋生细菌酸败变质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此次乳品加工企业拒收、限收散养户牛奶,完全是出于为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维护企业品牌和形象,对散养户牛奶卫生、质量和安全的担忧。”青海省农牧厅希望广大奶牛散养户予以理解和支持。

  西部乳业发展协会秘书长王伟民昨日告诉记者,陕西省在西部地区的奶牛养殖规模算是最大的,在这轮价格调整中的抗击打能力还可以。虽然奶户都在抱怨目前3.4元~3.7元/公斤的价格过低,但是现阶段留给奶户讨价还价的空间有限,只要能够按时按量收奶就很不容易了。

  与去年秋冬季节乳企高价抢奶相比,如今奶价的落差让奶户们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从“奶荒”转眼间就“过剩”了?

  东方艾格乳业首席分析师陈渝给出了他的看法:乳企去年以来大量进口的奶粉和液态奶需要消化,夏秋季节是北方奶源基地的生产旺季,并且去年“奶荒”导致乳企加大奶源投入力度,如今恰处产能释放时分。“几种因素叠加就很自然地出现‘过剩’,养殖业属于周期性很强的产业,这种波动是很正常的。”陈渝认为。

  从产业链角度看,也有人士将上游的瓶颈归结于下游消费市场的低迷。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在30公斤左右,另据山东奶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3年山东省奶类人均占有量为28.8公斤,同比减少1.57公斤。

  “产品终端奶价过高,消费者喝不起奶,同时又对国产奶不放心,于是就导致消费量停滞不前。”张志民感慨称,牛奶就应该成为中低层老百姓每天喝的东西,价格过高往往局限在“送礼”的用途。

  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坦言,我国已进入世界高奶价行列,“价格趋高已经成为制约乳制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何以解忧?

  对于全国乳业来说,好消息是迎来了调结构、转方式的机遇;对于靠养牛挤奶为生的奶户而言,坏消息则是这场阵痛还远没结束。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到今年年底,随着产奶旺季结束,同时春节需求旺季到来,这种产销需求的变化会令原奶价格企稳。“以目前地方出现的价格下跌、倒奶卖牛的严峻形势来看,明年上半年恢复到正常水平都很难。”张志民表示,不过当下也不能盲目乐观,从长远来看也不能太悲观。

  他进一步分析称,进口奶粉只是一个导火索,不能一味地把问题归到外因,不进口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与新西兰签订了相关贸易协定,需要遵守。

  张志民认为,这轮原奶价格急剧出现下降,主要暴露了中国乳业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产业基础的脆弱性。之所以短期遭受进口奶粉的冲击,主要是因为国内奶业发展时间短,产业链不够健全,极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二、民族产业缺乏独立性。从奶牛、饲料到设备,都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缺乏独立性,离开国外好像办不了事情;三、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如果把奶山羊产业也发展起来,形成多元化的系统格局,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缓解;如果市场不是以常温奶、调制乳为主,而是以巴氏奶为主体,是否为另一种局面?”张志民如是称。

  而在陈渝看来,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对国内乳业出现的问题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一种体制上、格局上的统筹管控。当行业问题到了极其严峻的时候再出手干预,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大必要了,因为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局面已经出现调整迹象。

  对于奶户因为原奶价格剧烈波动而遭受损失,陈渝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能否出台“收储”的措施,在价格过低的时候对奶户鲜奶进行收储,喷成粉后保存,待到价格高企甚至出现奶荒的时候再抛出来,这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奶农的利益。

  他补充道,这种干预一定要掌握好时机,以及火候,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做出有效调控。

  此外,有业界人士建议国家减少国外奶粉的进口,其实从国家最新的进口政策措施中已经看到积极信号。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稳定国内需要的资源进口,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牛羊肉、水产品等一般消费品进口。

  张志民向记者分析称,增加进口的消费品中并不包含奶粉,显然国家已经了解到目前进口奶粉增长过快,以及国内奶农遭受的冲击。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一位国内奶牛养殖上市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鉴于目前下游乳品加工企业大量使用进口奶粉生产还原奶,以及该种生产方式对原奶需求的挤压,国内几家大牧场已经联名上书国家相关部委,希望政府出面规范市场秩序。

  相关鲜奶行业市场信息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19年鲜奶行业市场价格专题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更多鲜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鲜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