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 鲜奶价格行情现状分析

鲜奶价格行情现状分析

2017-05-20 17:09:3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据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从2009年开始,中国奶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奶业周期之中,与以往“奶荒—加大养殖—奶剩—倒奶杀”的短周期不同,在进口大包粉冲击之下,国内奶价快速下跌,亏损也从势单力薄的养殖户,进而蔓延到大型规模化牧场,有乳业专家认为,这实际上已转化为一场国内的原奶危机。以下对鲜奶价格行情现状分析。

  2016年下半年,在全球鲜奶过剩产能开始下降和饲料价格反超国际奶价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原奶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主要出口国奶牛存栏量总体下降,减产预期较强;另一方面,主要进口国除俄罗斯受政治影响进口需求持续低迷外,中国和其他进口国进口量有望进一步增加,整体进口需求回暖。因此,我们认为,2017年国际奶价有望进一步提升。

  目前行业矛盾正在凸显,一方面,进口大包奶粉价格持续低迷,并与国内呈倒挂趋势,对国内乳品加工和奶牛养殖业冲击明显;另一方面,由于进口原料质优价廉,企业大量使用替代国内生鲜乳,进一步加深了上下游产业矛盾。

鲜奶价格行情现状分析

  大包粉是一种俗称,其实就是鲜奶直接喷粉制成的工业奶粉,主要供乳品企业进行再加工或生产使用。最近一次8月2日全球乳制品拍卖数据显示,全脂奶粉的价格为2265美元/吨,这个价格折算成原奶为2.2元/公斤,而同期国内农业部定点监测平均奶价为3.4元/公斤,倒挂依然严重,国产奶粉的成本都要比进口奶粉到岸价高出1万元/吨。

  进口液态奶仍以低价之势对国内鲜奶造成冲击。记者从电商及商超渠道了解到,部分进口全脂鲜奶正和国产鲜奶展开低价竞争。竞争的背后源于较低的国际奶价、较高的国内鲜奶养殖及营销成本。在进口液态奶的冲击下,各大企业一方面细分市场研发新品,一方面加码上游养殖业,尽量减轻国内原奶价格持续低位带来的风险。

  2017-2022年中国鲜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相对于生鲜鲜奶萧条的市场现状,超市、商店在售的成品奶价格似乎没出现太大的变动,价格一直高高挂起。较之两年前的成品奶市场,世面上的纯鲜鲜奶种类基本维持不变,但多了很多酸奶、水果鲜奶等乳饮品,不少乳企都将重点都转到了新口味的乳饮品上。再看这些新兴的乳饮品的价格,确实比纯鲜鲜奶高出一截。

  记者走访了城区几家超市发现,鲜奶等乳品区的各个商家都在卖力地做促销活动,但细看后发现,成箱装的成品奶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据城区某超市某品牌鲜奶销售人员李女士介绍,现在济宁各个品牌的鲜鲜奶价格处于一个僵持阶段,大多没有出现明显的降价,只有少部分牌子的鲜奶降价较多。现在各个厂家的重点促销手段就是送,标明不降价,但同样的钱买的比原来多了,其实就是变相的小幅降价。生鲜鲜奶、成品奶价格都显性、隐性地出现价格下降,相对来说,生鲜鲜奶的价格和销量受到的打击更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市畜牧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工作人员表示,这和进口奶粉的冲击有很大关系。进口奶粉的质量好,而且价格也持续走低,乳品企业更愿意采用进口奶粉作为原料。另外,进口奶粉、鲜奶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挤占了国内乳品加工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造成了国内企业销量下降,生鲜鲜奶原料的需求减少。除此之外,就是国内生鲜鲜奶的产量供大于求,乳企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就会尽可能压低原奶的收购价格。

  另外,奶牛养殖专家表示,现在生鲜鲜奶遇到的销售瓶颈期还显示出奶牛养殖的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养殖,管理水平低也严重影响到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奶牛养殖户可联合成立合作社,增强抗风险能力。

更多鲜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鲜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