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我国银行理财向利润型布局变革分析

2015年我国银行理财向利润型布局变革分析

2014-12-29 13:47:4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到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再到事业部制改革,以及目前热议的理财独立法人主体地位,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改革的推进路径十分清晰:一方面银行理财回归代客理财本质;另一方面理财资金 “脱虚向实”,对接实体经济

  那么,这样的改革路径,在2015年又将呈现何种方式?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文件的相继出台,作为过渡阶段,银行理财事业部在2015年会逐渐向利润型事业部转型。净值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比例会逐渐提高。但受限于现有银行体制等因素,2015年银行理财是否会发生实质性变化,还有待观察。

  事业部向利润型转型

  近年来,银行纷纷推动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多家银行成立了独立的资产管理部。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对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下发了《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明确事业部的四个特征:在授权范围内拥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在经营管理上有较强的自主性;有单独明晰的风险识别、计量、分类、评估、缓释和条线管理制度体系;拥有一定的人、财、物资源支配权,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自主配置资源;拥有一定的人员聘用权,建立相对独立的人员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

  但是,理财事业部的建立仍然有一定难度。目前,全国性商业银行也只有交通银行较早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革。

  交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裁马续田此前向记者介绍,交通银行之前的理财部门是资产管理部,2013年四季度开始进行事业部制改革,2014年一季度末完成了事业部建设,现在已经实行事业部制,实现了人、财、物相对独立,包括人员干部的聘用都由部门决定,后改名为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

  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彭向东表示,对于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各家银行情况不尽相同,需要时间,监管部门现在大力推进,预计在2015年会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目前农行的资产管理部仅是一个营销产品部门,2015年会将其作为一个业务单元、利润中心改革,向更严格意义的事业部改革迈进。”

  普益财富研究报告认为,随着银行理财事业部的制度与体系的完善,准事业部向事业部迈进的步伐逐渐加快,当前的组织型事业部将向利润型事业部转型,相信2015年转型速度较快的大中型银行会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事业部,有望成为银行的利润中心。

  对于银行理财事业部改革推进速度缓慢,彭向东认为这与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有关。目前银行的管理体制是,总行以管理为主,分行以经营为主,而事业部制要求一个条线,总行与分行之间权利划分上会有矛盾,而且事业部并非有利无弊,因此银行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在2015年的推进速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据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受限于筹备时间较短、经验缺乏等因素,银行要做到理财业务的完全独立自主经营还不太可能。从理财产品的具体运作来看,资产端与资金端的业务资源是关键所在。资产端方面,除了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而外,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的非标项目资源通常掌握在分支机构及投行等手里,要想将这些资源整合进理财事业部条线实属不易。资金端方面,除了同业资金及少部分机构资金而外,个人和大部分机构理财产品的销售主要由分支行来完成,利益分配问题导致理财销售独立于其他销售业务存在困难。可见,当前的银行理财事业部还未真正掌握资产端与资金端的业务资源,核心资源的欠缺影响理财事业部的利润创造效应。

  净值化产品势如破竹

  2014年12月初,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推动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的转变。

  彭向东表示,上述《办法》指出了银行理财发展方向,即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如果《办法》顺利下发,2015年就是转型年。

  “用一年的时间转型对个别银行来说时间有些短。从目前来看,2015年资本市场对银行理财也会有很大分流,银行理财在规模增长方面存在较大压力。总的来看,目前银行理财还是一种功能性业务。”彭向东说,理财转型不光是银行需要适应,最主要的是银行理财的客户与基金公司客户、股民有很大差别,更多的客户不愿意做净值型产品,因此还有客户适应的问题。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向记者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进,未来大中小型银行之间的竞争会更加充分。理财业务发展较快的银行,将逐步由类存款产品转型到资管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在赚取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节约经济资本。中小银行为了获得存款可能提高存款利率,其转型步伐或慢于大型银行。

  方瑞认为,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适时推出,将对理财市场产生转型驱动效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模式变革将是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向净值类产品的转变。另外,信息披露将得到更加规范,产品透明度有望提升。

  “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一直都很强,并非在同业市场之间空转,外界对此存在一定误解。尽管银行理财有一定的同业比例,但是银行理财期限都很短,要维持短期资金来保持流动性,就需要通过同业市场维持,而实体经济包括债务性融资的期限都比较长。现在银行理财期限比较短,这也是银行理财有一定的比例在货币市场(同业市场)中的原因。银行理财购买债券以及2014年创新的优先股、永续债等,都是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投资品种。”彭向东告诉记者。

  普益财富研究报告认为,2015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及参与银行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投资者对此类产品的接受程度将持续提升。

  此外,净值化产品也是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一大发展趋势,但净值化产品势如破竹不代表预期收益率产品的削减。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形式已成为了投资者的购买习惯,银行客户的低风险偏好的 “存款”特性显然更适合这种形式,因此短期内预期收益率产品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至少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完全开启之前会保持这种态势。

更多理财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理财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