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理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难现“开红门”

2016年理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难现“开红门”

2016-02-25 15:21:22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理财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呢?据悉,在经历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资产规模一直稳居金融行业“老大”地位的银行理财市场也渐渐显出颓势。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的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价量齐跌的现象,原本开年的“开门红”难现。更多详情,下文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理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理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难现“开红门”

       据多位业内人士也坦言,推动传统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正在悄然变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将逐步削弱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效应,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产品发展的势头将加强,而银行理财向资管业务转型也正当时。

  2016银行理财难现“开红门”

  统计显示,2016年1月,银行理财市场环比出现价量齐跌现象,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总量5007款,较去年12月减少8.18%,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2%,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1%,环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只有外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0.09个百分点,达到1.73%,总体表现出量价齐跌的局面。

  分析师认为,今年1月银行理财收益下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1月中上旬股票市场和汇率市场均出现了比较剧烈的波动,市场避险情绪快速上升,市场流动性短暂趋紧,14天至3个月Shibor开始走高,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却逐周走低,这背后其实是因为短期实际利率走高的情况下,债券的收益出现回落,而债券在整个银行理财市场中的配置比例较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银行理财的收益。第二, 2016年实体经济转型和改革进一步深入,对僵尸企业“动刀子”将会陆续展开,优质资产短缺的情况可能比2015年更严重,优质资产的议价能力会进一步提高,银行理财在资产端很难再找到高收益的产品。

  至于理财产品发行量减少的情况,银率网分析师则认为符合当前基本面,主要也是因为优质资产稀缺的背景下,银行主动从发行量上进行缩减。

  事实上,在2015年银行理财虽然仍保持着高速增长,但这列快速前行的“列车”已经出现了减速的迹象。

  来自普益财富的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2月25日,352家银行累计发行的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人民币封闭式理财产品共82275款。而普益财富根据已有数据推测,2015年底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保守估计或已突破20万亿。虽然从表面上看,银行理财的规模仍然居高不下,但也有业内分析认为,银行理财或在2016年“见顶”。

  来自银率网的一份研报指出,银行理财转型从全国性商业银行向区域性商业银行扩展是未来趋势,城市商业银行的发行量2016年有可能开始回落。从银率网统计数据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转型较早,开放式产品发行量在2014年和2015年都有比较可观的增长,与此对应,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从2014年开始回落,股份制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从2015年开始回落。对于城市商业银行,2015年的发行量增速已经放缓,结合监管部门给予城商行2016年转型的期望以及城商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预计2016年城商行会加快理财产品向开放式转型的步伐。

  另一方面,资产配置荒可能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的难题,银行理财也将因为缺少资产项目而压缩发行数量和规模。2015年整体宽松的状况下,这种情况表现得并不突出,尤其是上半年,资本市场的火热,为宽松资金提供了一条很大的分流通道,暂时掩盖了优质资产难觅的状况,但随着下半年股市大跌,质押、配资等业务的分流效果减弱,资产配置荒问题凸显。多位业内人士均预测,2016年银行理财在资产端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也因此未来或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货币市场,2015年四季度天量的银行同业成交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出这种低效空转的苗头。

  收益率难改下行趋势

  受多方面原因影响,2015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年初产品平均收益率一直保持在5%以上,到年末已经下跌至近乎“破4”,几乎呈现单边下滑态势。

  回顾近年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水平的变化可以发现,2013年“钱荒”后,银行理财的收益被进一步推高,并在2014年一季度达到5.74%的历史高点,之后随着央行货币政策调节和钱荒解除,银行理财收益开始回落。2014年四季度,央行加码宽松,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累计进行了6次降息,基准利率腰斩,此外,2015年有四次全面降准和一次定向降准,市场整体的流动性比较充裕,银行理财收益随之继续下滑。

  对此,普益财富的研究员分析认为,2015年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富余的资金流向了股市,银行理财也增大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上半年股市的火爆行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理财产品稳定了收益率。

  据《理财产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银行传统的非结构性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从5.25%下滑至5.05%,仅下滑了 0.2个百分点,但7月至12月平均收益则从4.95%下滑至4.39%,大幅下滑了0.56个百分点。而6月中旬A股的暴跌导致对接A股的理财产品资金规模急速下降,大量资金外流,市场上资金过剩的情况迅速加剧,引发了一轮资金再配置浪潮。同时,优质资产的数量却没有增加,此消彼长,资产端的收益下滑,倒逼资金端收益率下跌。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银行理财在资产的选择上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更高,筛选更严格,因此优质资产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

  至于2016年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银率网分析师预测其仍会进一步下行,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或重回3时代。首先,银行理财收益水平基准利率水平变化可谓息息相关。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维持在3.5%以下的水平,随着 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央行实施5次加息,利率水平不断走高,之后银行理财收益也随之逐渐走高。其次,经济转型期,消化过剩产能和去杠杆叠加,资产端回报率下降。最后,资产配置荒的问题短时期很难得到缓解,银行理财虽然在尝试业务创新,但风险也逐渐提高。综合各种原因,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持续下行难以改变。

更多理财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理财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