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畜牧业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养猪行业回顾及2015年养猪行业发展趋势

2014年养猪行业回顾及2015年养猪行业发展趋势

2015-02-06 11:41:4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14年即将过去,养猪业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可以说2014年是养猪最寒冷的一年,很多养猪户问自己老本亏得差不多了,2015年是养,还是不养?对于2014年养猪业我们应该有哪些总结?2015年养猪业该如何发展?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回顾、总结2014年养猪业大事。

  1、猪周期被打破

  从2014年期,猪周期被打破以后,中国的猪市没有人能预测准确,只是用个人的角度从猪价来做判断,养猪人一定要了解各地猪价走势,根据走势来安排生产计划和出栏时间表。

  2、环保压力提升生猪养殖门槛

  自2014年国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各省份积极响应,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工作。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禁养、限养区都有明确划分,相关治理措施也在进一步完善。环保整治的强势来袭让很多养猪场失去了立足之地。2015年1月1日新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对污染企业的惩治力度大大加强,新环保法的实施也将使中国生猪养殖业的发生重大变化。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

  可见,我们养殖户身上的重担越来越加重砝码,从字字句句中也能体味出严厉二字。与其说是一部法律,作用于养猪业本身来说我想更像是一个高门槛。

  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供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3、生猪价格指数保险

  2013年5月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随后我国四川和重庆等地也开展了类似保险,虽然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方案还有许多问题,但为我国积累了利用保险手段应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初步经验,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在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中先行先试奠定了基础。这些探索和实践为在畜禽养殖业领域尝试开展牛奶、鸡蛋、肉鸡、苗鸡价格指数保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因此,价格指数保险将是畜牧业政策保险发展的新趋向。

  4、猪场定价话语权微弱

  “定价难”使养殖户定价话语权微弱。目前生猪销售大多依赖于中间商上门收购,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在养猪专业协会(组织)不健全的地区,养殖户在出售价格谈判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由中间商任意“宰割”,无论是价格上涨期,还是下跌期,中间商都保证其取得相对利润。一旦遇到生猪出栏集中,收购价格下跌,销售发生困难,中间商就采用压价、少算重量等方式来保障自己利润,亏损的只是养殖户。

  2014年猪价低迷,与屠宰企业格局变化有很大关系,面对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屠宰行业还在加速整合,正在快速形成少量品牌企业主导,区域内龙头企业垄断,养殖户的价格话语权越来越少,随着个体屠户退出市场,小散户在卖猪问题上可能遇到很多新的问题。

  5、食品可溯源成为标配

  互联网发展,二维码流行,降低了食品可追溯门槛,二维码猪肉将成为标配,消费者通过手机二维码,可以追溯到该头猪一生中的用药和疾病情况。目前兽药和饲料流通,已经可以实现二维码追溯,未来兽药流通信息库,将有可能与养猪生产信息库整合,消费者甚至可以追溯该头猪使用的兽药厂家名字和出厂日期,一切信息将共享在云平台之上。

  6、低利润是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资本进入养殖业,也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提速,养猪业的暴利时代渐行渐远。原因无它,中国过去的猪价大幅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散户乃至中小户决定的。如今,散户被淘汰,留下的都是有长远规划的猪场,抗风险能力较强,母猪数量和肉猪数量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暴涨暴跌。未来,养猪保持低利润,也就不难理解。

  7、合作是趋势

  养猪正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变为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所谓工业化生产,可以简单形容为标准更明确、分工更细致、工艺更复杂、竞争更直接。粗放式养猪的时代将渐渐过去,合作与交流变得无与伦比的重要。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业世界和产业环境,闭门养猪埋头苦干未必就能成功,而适当的合作则令事半功倍。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合作模式层出不穷,既有中小养殖户组织合作社试图增强谈判能力(成功与否我们姑且不论),也有厂家与养猪企业的深度入股,还有大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

  8、品牌是趋势

  提高猪肉品质,着力打造高端猪肉品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户也要紧跟市场需求,采用良好的养殖技术,开发优良品种,多生产一些有机、生态、环保、低脂肪、高营养且残留物低的肉猪,着力打造地方良种高端猪肉品牌。

  2015年生猪养殖的建议:

  一、加强生猪市场监测和预警,保证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生猪生产调整比生猪市场变化有一定滞后,切实加强生猪市场价格成本动态监测,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生猪产销的调控引导作用,提前做好生猪生产的宏观监测与预警,使广西生猪养殖走向均衡生产、有效供给的良性循环轨道。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好价格这一杠杆来调节生产,建立健全快速、灵活、有效的猪肉产品市场调节机制,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使养猪户的利润保持在合理水平,从而平抑市场物价,保持市场繁荣稳定。

  二、发展猪肉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猪肉的深加工可以使生猪生产走出直接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丰富百姓餐桌上的品种,延长生猪生产行业的产业链,从总体上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猪肉加工企业一头连着消费者,另一头连着养殖户,能及时、准确反馈市场信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有了猪肉加工龙头企业的牵引,就能把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养殖户就可以有计划地放手发展生产,减小因为商品流通遇阻传导给养殖户的风险。

更多养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养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