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我国铜行业市场分析

2015年我国铜行业市场分析

2016-01-25 13:29:42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当互联网行业屡次上演行业龙头合并潮之时,处于传统制造业的铜管行业,前两大巨头也主动走到了一起。以下是2015年我国铜行业市场分析

2015年我国铜行业市场分析

  巨头的主动合并

  在国内铜管行业,海亮股份在规模上排名第二,此次交易要收购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铜管生产企业。其中,海亮股份现有铜管产能为27.6万吨,金龙股份现有铜管产能为50万吨,

  根据海亮股份公布的交易方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金龙股份100%的股权,金龙股份100%的股权作价325421.25万元,同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对金龙股份来说,以重组的模式进入海亮股份,实际上是“曲线救企”。由于上市受阻,又遇到经济下滑,银行贷款减少,金龙在这一轮行业低谷中承受了巨大的财务压力,资产负债率高企,甚至影响到开工率。

  “今年的开工率在70%左右,比去年下降了23%,”金龙股份董事长李长杰告诉记者,“我们也想了各种办法缓解资金压力,最终选择与海亮重组的方式,也是希望彻底解决金龙多年资金紧张的状况,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铜管的研发和新市场的开拓上。”

  这一行业内巨头的整合,可以说是完全由两家企业主动推动,据记者了解,两家公司正式谈判是在今年4月,如果这次交易得以实施,海亮股份配套募集资金和解决资金占用资金合计36.74亿元将注入金龙股份,金龙股份136亿元的贷款规模也将得以下降。

  而对于海亮股份来说,如果收购成功,铜管产能将从现有的27.6万吨提升至77.6万吨,位列全球第一。

  海亮股份董事长曹建国告诉记者,目前两家企业在细分产品重合并不多,生产线所在地也基本不重叠,合并后更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将海亮股份的管理优势、铜合金管产品优势和外销优势,与金龙股份的技术优势、制冷用铜管产品优势和内销优势结合。“金龙铜管的品牌也会继续保留。”

  行业将加速整合

  海亮股份董秘邵国勇告诉记者,此次合并还需经海亮股份在审计、估值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的董事会批准、海亮股份股东大会批准、金龙股份股东大会批准、中国证监会核准、商务主管部门涉及经营者集中审查通过。

  “希望在明年6月30日前可以完成交易的交割和股份登记,交易完成后,公司就可以根据客户分布区域合理分配产品生产布局,实现产品的就近供应,从而大幅缩短运送半径,降低运输成本。”邵国勇说,海亮股份和金龙股份的运输费占销售费用的比重均超过50%,通过生产布局的优化,将带来销售费用的显著下降。

  而在曹建国看来,目前的经济下行,也为国内铜管行业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更好的时机,海亮也不排除进行行业里的更多整合。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的铜加工企业众多,但集中度很低,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中国有18个省市具有铜管加工能力,铜管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350家左右,其中紫铜类管材加工企业260家左右,铜及铜合金管材加工企业90家左右。2014年中国铜管行业加工产能和产量还在小幅增长,前十家铜合金企业总产能为32.5万吨,占到全国铜合金管材产能的48.2%;合计产量为7.1万吨,只占全国总产量的12.3%。

  而从经营状况来看,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我铜加工行业除海亮股份外的上市公司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整个行业开工率不到60%,很多企业由于缺乏订单已经处于关停状态。

  “前几年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进入铜加工行业,如今已经有不少歇业,”曹建国对记者透露,“现在行业整体利润率很低,净资产回报率只有1.6%,还不如存银行。海亮股份和金龙股份的整合,对行业目前的恶性竞争也将有一定的遏制作用,铜管行业也到了加速整合的时期。”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铜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