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综合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养老事业大有可为

2016年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养老事业大有可为

2016-06-23 16:31:5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近日,在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各界专家对中国老龄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民政部统计,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5.5%,相当于每7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位老人。为此,国家政府开放了全面二孩。然而,根据预测,全面二孩政策无法根本改变人口结构,中国将在2050年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

2016年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养老事业大有可为

  老年化浪潮会提前到来

  少子化、空巢化,既是中国城乡养老的核心问题,也是养老产业发展中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

  “按照第二个人口生育高峰是1962年来计算,普遍认为我国将于2022年迎来老龄化浪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指出,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亟需引起重视。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比如“二孩政策”的出台。但放开“二孩政策”以后,会不会改变人口社会结构呢?“‘二孩政策’的出台与否,我国人口的变化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党俊武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二孩政策真正能影响到的只是体制内的一部分人,“跟农村没有关系,只是对于体制内的一部分人有影响力,体制内这部分人受教育水平比较高,其中部分人的生育理念比较前卫。”

  党俊武认为,“二孩政策”出台没有真正减缓老龄化的进程,未来老龄化的速度和老龄化的局面还是比较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是长周期现象,“十三五”之后肯定更猛烈。“老龄化的浪潮会提前到来,有可能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党俊武如是说。

  老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

  养老已成为我国今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老龄化社会,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是必然。国家曾多次出台政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对养老产业作出进一步指引,以保障老有所养,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到养老行业来。在养老细分领域,已经出现了不少掘金的好机遇。

  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遇到很多问题,“以房养老”遇冷、“养老地产”搁浅,总体上老龄金融、老龄用品、老龄服务和老龄房地产构成的老龄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也没有形成。

  党俊武认为,造成这些问题有两点原因,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中国与很多人到老了也还处于贫穷的境况之中,还在被生计困扰,没有办法在养老上投资。其次是,有关部门不够重视养老产业发展。有的民办养老机构申请土地批准,遭到拒绝,因为养老产业目前还不能带来很大的收益,相关部门也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老龄产业是一个成长型产业,不能指望今天怀孕,明天就让孩子走路叫爹。”党俊武表示。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则表示,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人口老龄化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世界普遍存在、在中国必然发生的趋势。“适当的营养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持续低迷的生育率……这些既是发达社会的共有特征,也是人口老龄化的合并诱因。”

  “智慧养老”提供养老综合服务

  受根深蒂固的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加上目前养老机构不足,“居家养老”模式还是目前中国养老的主渠道,90%的老人将在自己的家中度过晚年。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多地试水探索“智慧养老”,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今年3月,北京市首个“24小时智慧养老健康中心”在石景山区广宁街道挂牌,同时来自广宁社区的60名特困老年人免费领取到了移动健康管理包,内含老年智能手表、血压计、血糖仪等。利用“智慧养老”系统,北京市将尝试为社区居民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解决老人的问题,首先是解决定位问题,智能化手环里嵌入SIM卡,包括智障老人在内的定位都能解决,不管他走到哪里,通过App端都能看到老人当前的位置。”袁昕表示,智慧养老就是将托管服务应用于创新领域,除了老人移动双向定位,还针对性地提出老人夜间防摔倒监测和一键呼叫生活管理服务。“这样老人无论是在心理、身体、精神三方面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完美解决了中国养老的一大难题。”

  袁昕强调,科技助力养老及老年健康,需要的不仅是智慧产品,更重要的还是智能平台——运用科技将线上与线下资源整合起来,更多第三方资源的介入让智慧平台更强大,通过穿戴式智能设备,提供养老服务与亲情陪伴的综合服务。

  养老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

  “养老不是一个学科,也不属于某个单一的专业。它虽然看上去没什么高深莫测,但牵涉面极广。”在袁昕看来,养老有很长的产业链,任何一方都无法“包打天下”。

  从政府层面看,养老事业涉及退休、社保等宏观政策,牵涉医疗卫生、金融保险制度,也与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等密切相关;对科研机构、企业、民众而言,养老产业包含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养老服务机构的投资运营、康复照料、人才培训等等。

  袁昕强调,要实现养老产业市场化,首先,要政府足够重视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目前我国“十三五”规划已经开始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习总书记也曾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形成一个体系,包括重大的生育、养老、退休等各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其次,是企业要重视老龄产业,所有行业都应该有老龄社会到来的意识,探索在产业上有哪些发展机遇。只有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和导向,充分发展新型的老龄服务产业,才可能适应和满足社会老龄化以后的多元化需求。

  更多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养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养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养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