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两大支柱之一,以其安全高效、快捷便利、服务多样化的特点,不仅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专业飞行服务,还在我国历次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民航主要运输指标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运输总流转量较去年增长了13.8%,机场业务量增长10%,通用航空相关飞行小时数比去年增长15.5%,新增同行企业达到281家。市场的需求带动了航空产业链的投资,社会资本的进入也日趋活跃,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
瓶颈问题始终存在
然而我国航空经济现阶段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瓶颈,比如说空域资源使用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链发育不完善、人才短缺等。在2016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会上,商务部投资促进实务局副局长易旸表示,打破当前航空经济发展瓶颈,需要更加积极的创新思路、挖掘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研究员危仁鹏表示,市场需求未被完全激活,广泛的消费基础没有形成,也是致使通用航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
当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通用航空消费疲软性固然是产业发展滞后的结果,但也不失为产业滞后的原因。通航市场只有充足的供给却没有旺盛的消费,不能形成实质上的市场繁荣。
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国低空领域逐渐放开,政府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通用航空投资越来越热,但投资利好的消息却鲜有传出。
危仁鹏认为,这与通用航空产业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不无关系,通用航空产业对相关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基础设施实际上包括机场、航空器械制造、大型通讯指挥设备、驾驶员培训机构等,这些投资都是数量巨大的类型。一家航空公司的运转,动辄就要上百万、上千万元的投资,而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短期内难以盈利。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国内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总体上还很薄弱,机场等基础设施在高投资额上的专业性要求使得众多企业有兴趣参与通用航空市场,但却忽略了现实经营的困难,尤其是基础设施对经营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机场数量有限使得各通航基地之间的跨区飞行难度增大,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输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网络,进而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商业能力,企业经营困难重重。所以,面对我国通用航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加速开发基础设施对产业全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危仁鹏指出,通用航空技术和人才壁垒的存在是通用航空业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一般通用航空产业专业性非常强,不同的通用航空活动或作业项目都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不是短时能够获得的。
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看,通用航空飞机制造和总装业、零部件制造业、通讯设施及通讯服务业、通用维修行业等这些环节都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企业即便有资金进入通用市场,但经营过程中会因为不熟悉通用技术或没有这方面优势而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甚至亏损。
突破瓶颈在于多方合力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薄弱与该行业基础设施滞后不无关系。危仁鹏告诉记者,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是集中解决基础设施滞后问题的有利途径。
他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企业实力已今非昔比,大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行业和领域,尤其是生产资料等重大领域。目前,我国航空产业在所有制上基本采取国有或者国有控股方式,国有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航空资源,这为通用航空经济腾飞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同时,他认为,充分发挥政府协调作用是引导人才和技术优势向通用航空领域流动的新途径。在通用航空市场尚未形成的空档期,政府应高瞻远瞩,采取积极措施,因势利导,解决通用航空经济发展中人才、技术短缺的问题。通用航空企业的建设、管理、运行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的飞行员培训学校不到10家,开设航空课程的大学也仅10所左右,人才培养也和市场需求脱节。固然,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航空企业具有人才和技术的优势,但庞大的通用产业的诞生仅靠现有国有航空企业的人才分流,也并非长久之计。
危仁鹏指出,当前,我国专门性航空培训机构暂时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充分利用现有高校,尤其是与发展通用航空经济的区域紧邻的地方院校,可以最大程度节省培训成本,并为通用航空市场培训尽可能多的技术人才。通用航空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以整体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政府只有坚持深化改革,不断致力于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才能真正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民航局、发改委等部门陆续下发了多项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政策。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突出了通用航空在培育市场、加快机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问题导向,其中提出到2020年,将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企业。这是我国首次对通用航空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的顶层设计和部署,对解决困扰全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里程碑式意义。6月1日起,新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正式施行,降低了企业自有航空器的条件,由要求企业设立时的两架航空器须为完全所有权,调整为购买或租赁方式皆可,以此减轻企业设立时的资金压力,同时支持国内飞机租赁业的发展。随着国家通用航空新政策不断释放市场潜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多相关行业分析请查阅《2016-2021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链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
更多通用航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通用航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