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是一种组装行业而不是一个制造行业,一直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我国客车行业结构性显著,市场步入稳健增长时期,渗透率已达24%,高的性价比是购买者的主要选择。以下是客车行业分析。
我国汽车市场进入稳健增长期,预计未来5年有望维持3%-5%增长。2017年全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471.83万辆,同比增长1.4%,较2016年同期累计销量增速(狭义乘用车15.3%)有较大回落。随着汽车在城镇家庭的逐渐普及,汽车行业已基本告别2000-2010年十年高速增长期,转而进入稳健增长时期。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提升空间仍然极为广阔。目前我国汽车普及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同期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在800辆以上,日韩也已达到350辆以上,而我国仍然不到150辆水平,长期仍具备翻倍空间。
客车行业分析,客车是指乘坐9人以上(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一般具有方形车厢,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使用。
我国客车投建项目区域主要分布在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广东省新建客车项目为7个,在2017年居全国之首;其次是江苏、江西、浙江,以6个客车项目数并列第二;陕西省2017年新建客车项目数量为4个,居第三位。
客车行业属于弱周期行业,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2005-2014年十年间,中国客车行业处于稳健增长的状态,年均复合增速约10% ,其中2009-2011三年经历了高速增长,主要是2008年国家”四万亿“ 刺激政策下的大量基建投资导致的,2009年中国新建公路、改建公路产能分别增长43%、18%,公路建设完善下,客车需求在2010年前后得到集中释放(2010 年客车销量增长25%)。2014年以后,国内客车销量增速转负,市场容量接近饱和,2017年中国客车销售53.92万辆,同比减少9.9% ,2018年1-10月客车销量同比减少6.7% 。笔者认为,中国客车市场黄金发展阶段(2009-2014年)已过,未来客车市场主要增长来源于“电动化、全球化、高端化”转型。
客车行业结构性显著,非新能源客车销量小幅下滑,新能源客车维持较高增长,成为客车行业主要增量来源。客车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客车。2017年新能源客车销量11.8万辆,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5.2%,非新能源客车销量43.6万辆,同比下滑17.7%。新能源客车销量占客车总销量的比重从2013年的1.9%快速上升至2017年的21.7%。
新能源政策是客车行业走向最关键因素。客车行业分析,2017年11月27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交通运输行业2020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数量要达到60万辆。2018年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再次在行业论坛上重点强调了这一发展目标,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已经在2017年底提前实现“十三五”期间30万辆目标,下一步的推广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60万辆。
未来,客车企业最关键的两个重点是:1、客户管理,2、配件管理。由于购买客车的客户都是比较专业的,更多是一些个性化的要求,这类客户虽然很难用标准化的产品进行满足,但是一旦很好的满足了其要求,有助于客户粘性的形成,因此客户管理非常重要,很重要的是对各种客户信息的分类管理,还有就是售后的服务体系的建立。配件管理由于客车的特点,带来的问题就是零散,因此不论是生产中的配件需求还是售后服务的零配件需求都是对整个物流体系的考验。
综上所述,我国客车产量由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体现在总体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升级两方面。未来,新能源客车市场将一直是政策调控的重地,更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主战场。未来,新能源客车将持续突破渗透率较低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全国市场。以上便是客车行业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客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客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