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件作为汽车工业的配套行业,与汽车工业密切相关,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也是支撑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汽车配件行业市场规模的发展速度趋于稳定,以下是配件行业竞争分析。
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转向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汽车配件中采用了大量精密压铸件,因此汽车行业的需求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压铸行业整体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汽车节能环保性能的愈发重视,汽车产业呈现了以铝代钢、以铝代铁的趋势。配件行业分析,目前全球汽车配件中铝合金压铸件市场整体呈现持续发展趋势,预计汽车行业中铝合金压铸件的用量将在2025年上涨50%。
配件行业竞争分析,对于发展汽车配件产业,我国政府一直扮演者着“支持者”的角色,在提高产业生产力、培植产业集群、激励产业内企业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湖北重庆等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区,对于我国汽车配件产业体系化建设将产生积极而久远的意义。
此外,随着十三五期间一系列关于汽车配件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的出台,汽车配件行业进一步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在政府主导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环保汽车的推行,也使得汽车消费环境加快改善。与此同时,随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二手车流通管理方法》的出台更是引入了新的竞争机制,简化了二手车交易程序,二手车市场趋向良性发展。这也直接扩大了我国社会的汽车保有量,最终推动了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的制造以及售后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
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从2011年的1919.10万辆、1917.80万辆上升至2018年的2819.30万辆、2786.90万辆。虽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有所下降,但由于基数较高,每年新增产销量仍有相当大的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配件企业总数超过10000家(规模企业不到6000家)。我国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中,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分别为49.25%和22.20%。而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占比相对较少。尽管外资背景企业(独资以及中外合资)仅占规模企业数的20%,但其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
目前,我国汽车配件行业集中度较低。少数实力较强的配件生产企业拥有较大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产品质量、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占领大部分整车配套市场;多数配件生产企业,由于受到生产规模、技术实力及品牌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仅能依靠价格成本优势争取部分低端的整车配套市场,在整个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配件行业竞争分析,在市场竞争中,整车生产企业的直属专业厂和全资子公司生产活动主要服从于整车厂商的部署,产品品种单一、规模较大,并且可以得到整车厂商的技术与管理支持,但这类配件企业对整车企业的依附性很大,因此对市场与技术开发、营销与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较少,缺乏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实力较强的专业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产品品类丰富,客户多元化,对单一整车厂商的依赖性相对较低,但相互间竞争比较激烈。
汽配行业是汽车工业开展的根底。随着市场一体化的开展,汽配消费过程中投资、消费、采购、销售及售后效劳、研发等主要环节呈现出全球性配置的趋向。以上便是配件行业竞争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配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配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