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03万亿元,新增保单件数134.03亿件,其中平安、太保、新华、国寿寿险累计保费同比增长20.8%、17.8%、8.9%、2.9%,以下是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6年,我国保险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险种结构有所优化,特别是保障类产品保费规模出现较快增长,保险业将迎来合规高速发展的阶段。
2017年,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6%。其中,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增长13.76%和20.04%;赔付支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5%,产品保障功能凸显。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指出,期末行业保险代理人数达806.94万人,较年初增长22.77%。
2018年,我国保险行业开门红表现低于市场预期,规模保费虽仍然保持正增长,但新单增速出现明显放缓。保险行业分析指出,截止2018年5月,平安、太保、新华、国寿寿险累计保费同比增长20.8%、17.8%、8.9%、2.9%,其中平安个险渠道新单同比下降9%。新单增速放缓原因主要考虑政策影响,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代理人增员压力等因素。但进入二季度,受低基数和保险公司投入增加等因素驱动,新单保费有回暖迹象,例如,中国平安5月个险新单同比增长9.45%,为年内首次同比正增长。
从市场表现来看,2018年的保险指数行情也与10年期国债保持着较高的相关性。之前10年期国债利率在11月22日达到阶段高点出现回落,造成保险股行情在短期受到一定压制。预计2019年10年期国债利率曲线在美国加息预期持续升温,金融去杠杆政策延续的环境下仍有上行压力,从而利好保险股保持当前震荡向上的趋势性行情。
从保险公司半年报以及银保监会发布的行业数据来看,2018年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2369.40亿元,同比下降3.33%。虽是下降,但降幅持续收窄,行业整体有明显回暖趋势。同时,在严监管背景下,保险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健康保险和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助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4家保险类上市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已全部公布了2018年中期业绩。近期,中国银保监会也公布了保险行业整体业绩。从以上两方面数据来看,用“向好”概括今年上半年的保险业,绝不为过。
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指出,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也于2018年达到15%,创下历史新高,这就意味着老年人口自身的健康医疗需求开始逐步提升,而劳动人口承接的养老压力开始扩大,重压之下自身健康需求也会因此而激发。另外人均GDP增速逐渐走低,2018年为10.6%,意味着劳动人口在面对巨大的养老压力下,自身收入放缓,内心的焦虑感将明显增加,这也将进一步刺激保障保险需求的爆发。
总体来看,我国保险业仍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由于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和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而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风险保障意识的日益增强,为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上便是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保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保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