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一种可燃物质,属于能源大类中的一小类。全球生产煤炭的国家有美国、中国、印度。中国煤炭行业基本形成了煤炭生产、煤炭开产、煤炭加工等产业格局,以下是2022年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煤炭产量共计39.0亿吨,比上年增长1.4%。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指出,经过5年去产能的洗礼,2021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动煤炭开采企业的整合,煤炭流通市场也将趋向集中,这将逐步提高煤炭流通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在煤炭行业形成了强强联合、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2021年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为1622.9 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15.1%。煤种以 褐煤、无烟煤等动力煤为主,炼焦煤较为稀缺,根据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三次煤田预测结果,全国已发现的煤炭资源中,褐煤、低变质烟煤(长焰煤、弱黏煤、不粘煤等)和贫煤、无烟 煤资源量占比分别为 12.7%、42.4%、17.3%。
原煤产量超3000万吨企业共20家。其中,3000万吨-5000万吨企业5家,5000万吨-1亿吨企业9家,1亿吨-2亿吨企业1家,2亿吨-4亿吨企业4家,5亿吨以上企业1家。
前八家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量合计约18.55亿吨,约占当年全国原煤总产量的47.50%。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其中国家能源集团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为13.6%。其次晋能控股、山东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华阳新材料、山西路安矿业的占比分别为7.6%、6.9%、5.6%、4.9%、4.1%、2.3%、4.6%。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推进,光伏、风电装机量将出现上行,替代相当一部分煤炭需求;国际方面,欧美在经历本次“能源问题”后,或将重启部分化石能源作为能源储备,后期全球市场再度出现能源短缺的概率较小。
从流动性来看,随着以美联储为主的全球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各国利率将逐步抬升,各类资产价格估值中枢将出现下移。
为确保煤炭稳定供应,我国出台多项保供稳价政策,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从10月848点的年内最高值降至737点;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从10月1825点的年内高位回落至1638点。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兖矿能源(600188)、中国神华(601088)、晋控煤业(601001)、陕西煤业(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能源(601898)、华阳股份(600348)、山煤国际(600546)等。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能源供需格局深刻变化。我国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深入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步伐加快,调整结构、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煤炭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同时,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煤炭作为我国兜底保障能源的地位和作用还很难改变,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国际煤炭产能合作不断深化,煤炭工业发展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综合来看,笔者对未来全球煤炭的发展信心满满,预计2022年我国的煤炭市场价格总体还是以稳定为主,各大企业也将加快实现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推进煤炭生产方式更加绿色化。
更多煤炭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煤炭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